第173章 攻心之计,鱼儿上钩-《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173章  攻心之计,鱼儿上钩

    数日后,蒲州城南门城楼,几名黑甲执枪的兵士凑一块,指着城外低声私议。

    城外不远处,一座营寨雏形已经搭建完毕,正在加紧建造几处箭楼,搭建营寨内各大军帐,挖掘排水渠,又在营门外布置据马、铺撒铁蒺藜,上千民夫从早到晚叮叮咣咣干不停,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

    高举朝廷旗帜的兵马往来调动,就在城头叛军眼皮子底下进出营帐,没有丝毫隐瞒动静的打算。

    如此景象,在蒲州城东、南、北三面同时上演。

    三座营寨,十几条壕沟,将蒲州城隔绝成一座孤城。

    “瞧这副架势,朝廷大军是准备长久驻扎,不把蒲州城围困至死不罢休!”

    “唉~惨了惨了!蒲州城三面被围,想逃也没处逃!”

    “不是还剩一面?”

    “那一面靠近黄河,你想跳黄河游走不成?”

    他只想笼络住内城里的几千嫡系兵马,然后再用符氏娘子做条件,找机会逃往蜀国。

    “嘿嘿~这三处籍口的兵,那可是秦王亲自招募,跟随他时间最久,算是天子亲军,待遇当然不一样!”

    “换岗了就回去歇着吧.”他只能苦涩地叹息道。

    周光逊知道自己没有本事替弟兄们讨来粮食,他连王继勋都说服不了,更不可能见到李守贞。

    “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有何不满意的?下次谁再敢乱嚼舌头,直接砍了!”

    王继勋忽地一巴掌捏住周光逊的肩头,满是油腻的大手掐住他的肩骨,低喝道:“刚才这些话,你可千万不要透露出去!老子当你是自己人才跟你说的,要是走漏风声,哼~”

    王继勋不悦道:“存粮所剩无几,自然不能让所有人都吃饱!秦王如此做,也是迫不得已。要是怕军心不稳,那就杀一批人,谁敢乱说话就杀谁!挂起一排人头,看谁还敢多话!”

    “很好!老子就知道你是聪明人!”王继勋满意地咧嘴笑了,火光下,映照出一张凶狞面庞。

    王继勋压低声道:“告诉你,秦王早就想好退路了。如果战败,秦王就用符氏娘子做人质,要求朝廷放他们一条活路,到时候秦王会带上我们一起走。”

    内城里,秦王亲信大将、嫡系兵马,就能安坐城头喝酒吃肉?

    后来王继勋发现,敌军只是骚扰,根本没有实质性进攻,渐渐放松警惕。

    “我听说,府库里的粮食只够吃一个月,秦王下令收缴城中百姓家中余粮,内城里反抗激烈,已经打死好几百人。”

    目送周光逊离开,王继勋踩熄火堆,从嘴里抠出几块碎骨头,摇摇头嘀咕:“当兵打仗是把好手,可惜脑子不开窍.”

    他记得,那军卒的母亲是华阴人,父亲在渡口拉纤。

    周光逊拍拍他的肩膀,张张嘴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

    王继勋吐出一块骨头,凶狠冷笑。

    他就住在南门城头的阁楼内。

    此刻,王继勋赤膊上身,坐在火堆旁,炙烤一只羊腿。

    周光逊严厉目光扫过几人:“好好守城,再敢传播谣言,以惑乱军心之罪严惩!”

    周光逊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凝目盯着城外热闹的营寨,好一会,才继续沿着城头巡视,检查守备。

    人人皆知,秦王已经日薄西山,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兵卒咬咬牙,壮着胆子道:“周军使,小人跟您说句实话,咱们吃的哪能叫粥呀,跟清水差不多,吃下去没两泡尿就没啦!大伙心里都有怨气,可没人敢说啊!他们倒是说了,呵呵,就被砍了脑袋,死得真他娘窝囊跟着秦王连饭都吃不饱,咱们拼死拼活还有什么意思.”

    一开始李守贞还以为朝廷大军要攻城,下令王继勋每夜严防死守。

    王继勋瞥他一眼,横肉满布的脸在火光照耀下泛起油光。

    周光逊只觉遍体生寒,十几万军民,只不过是李守贞父子保全富贵的筹码而已。

    周光逊道:“将军,今日我巡城,听到有军卒议论,对现有伙食不太满意。”

    周光逊猛地攥紧拳头,一股无名怒火冲上脑门。

    当初本想将老母迁往别处居住,可故土难舍,老母不愿走,他拗不过,只得备好粮食,嘱托乡邻帮忙照顾。

    众军卒一凛,慌忙散开,回到各自岗位上。

    其中一颗人头的相貌看上去有些熟悉,借着城下篝火的光,周光逊仔细看看,大吃一惊,竟然是白天与他在城头交谈的那名军卒。

    周光逊与上一位值夜的副将交接完后,顺着登城道下城。

    周光逊低头抱拳:“卑职告退,趁这会儿消停,先回去睡一觉,夜里起来巡城。”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