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刚说完,一队骑士从白盐大道赶来,大概有五六十人,领头之人赫然是关铁石。 大婶一挺胸脯,伸出胳膊,露出红袖标:“瞧见没?咱可是受过培训,也是吃官家饭的!” 徐彪万分想不通,来到泾州之前,他甚至做好了饿肚子的准备,没想到这里的粮食比淮南还便宜,只要兜里有钱就行。 李从嘉提议既然到了汉中,前路又暂时不通,不如去成都溜达一圈,领略一番蜀地风情。 李从嘉小声道:“我们还是快走吧,山沟里有不少兵士露头,都在打量我们,此地应该有重兵把守” 一个徐字,涵盖正反两面,黑白两道。 “那是茅厕?”李从嘉微微张嘴,露出兔板牙。 徐铉看见这些人穿的玄袍胸前和背面绣着字:治安管理队。 徐铉道:“想进入盐厂,看来只有先去造访彰义军史节帅。” “啰嗦!要你管?就说是不是?”徐彪环眼怒瞪,五指用力,被摁住肩头的青年疼得龇牙咧嘴,急忙道:“是是!这条道叫白盐大道,再往前一里多,盐厂就在东北方向.” 徐彪攥紧刀柄,却不敢轻举妄动,他是跑江湖的,警觉性一向很高,一眼看出这伙人都是军中退下的老卒,而且杀过不少人。 “拿下!”关铁石挥手,军士们一拥上前,将所有人捆住。 徐家的商铺遍布唐国,汉中和成都也有分号,他们一行人离开汉中前,才支取了不少银钱携带,所以一路走来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李璟在江宁大发一通脾气,秘密派人沿着他们行进的路线寻访。 关铁石摇头道:“节帅其实你们想见就能见?我劝你们老实交代,是何身份,从何而来,有何目的,否则,全部拿下!” 那青年跳下马,指着徐彪大声道:“就是他们!他们一路打听盐厂情况,只怕是不怀好意!” 如今在泾州,军户人家最先划拨田地,而且大多集中在县城周边,清剿薛家空留出的水田旱田,也优先划分给军户。 只不过求学做官的是徐家嫡脉,做私盐生意敛财的是偏支。 李从嘉点点脑袋:“徐先生说的在理。” 关铁石身后坐着一人,是刚才被徐彪拦住问话的青年。 李从嘉惊讶地发现,这队人里,有的只剩一只胳膊,有的瞎了眼、掉了耳朵,有的瘸了腿,但他们身上充斥剽悍之气,似乎都是行伍出身。 大婶叉腰监督,满意地点点头,挥挥手:“行啦,走吧走吧,记住喽,在安定县城和白盐大道都是一样的规矩,下次再被抓住,可就要罚钱啦!” 李从嘉眨巴眼,小声道:“徐先生,这里当真是泾州吗?为何似乎比江宁规矩都多?一个乡下农妇,也能受雇于官府?还凶巴巴地当街斥人?” 徐铉便是徐家嫡子,还有可能是下一任家主,辈分又高,徐彪这位在江南绿林道上名头响亮的大盐枭,在他面前只能算是孙辈。 他转头四处瞧瞧,大道上熙熙攘攘,地面却干干净净连片纸屑都没有。 徐铉和李从嘉相视一眼,都感到有些脸红。 徐彪想要怒斥几句,徐铉忙喝道:“休得无礼!你马上把污秽擦干净,捡起你扔的垃圾!” “那就是垃圾桶?”徐铉喃喃称奇。 两人一拍即合,便又跑到成都玩耍数月。 “快走快走!”徐铉低声催促,拉着李从嘉坐回车厢。 来到阳晋川盐厂,却发现有兵丁守卫,根本无法接近。 徐彪此行除了护卫徐铉和李从嘉,还要奉家主之令,与彰义军接触,商量在盐运上的生意合作。 这些人,也都是徐家的家臣。 这就是所谓的边地贫困州县? 有几个说笑打闹的青年从他身旁走过,徐彪忽地摁住一人肩头,喝问道:“喂!跟你打听个事,此路当真通往阳晋川盐厂?” 大娘没好气道:“垃圾就垃圾,文绉绉的别扭!瞧那边,那里有垃圾桶,路旁还有茅厕,扔垃圾上茅房,就往那去!” 那红袖标上绣着几个大字:卫生管理队,底下还有一行小字:白盐大道片区。 等到边境局势缓和,这才启程走子午古道抵达长安,再绕个圈子来到泾州。 徐铉朝大婶看去,她胳膊上的红袖标格外显眼。 部下笑道:“自从少使君接手彰义军,帅爷的日子过得可太舒服了,啥事都不用操心!” “那是!”关铁石大笑,一挥手:“回城!” 骑军队伍疾驰而去,阳晋川盐厂四周的守兵重新复归原位. 祝朋友们元旦快乐,家人安康,新年撞大运,事事顺心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