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陇山关实情-《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200章 陇山关实情
节度府办公房内,朱秀正在对良原、临泾两县的农垦区进行最后的图纸规划设计。
这也是继安定县移民开发区之后,泾州境内最大也是最后两处农垦开发区。
这三处以县城为中心的农垦区开发完成后,泾州的耕地利用面积将达到历史最高值。
此前泾州耕地、户口最多的年份,是玄宗皇帝开元十年至二十年间,户籍数一度达到一万六千户左右,人口逾八万。
这组数据也代表着泾州二百多年前的辉煌。
如今,通过朱秀实施的非常规移民政策,泾州的户籍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
农垦区和水利工程的大力兴建,确保一年来泾州全境丰收,储备粮食完全能够满足辖境内军民所需。
如今泾州的人口增长趋于平缓,也不再刻意从外州引进人口,不过泾州各项利好政策的名声已经散播开,相邻的岐州、陇州、庆州、宁州等地,都有流民拖家带口迁来,希望在泾州找到新的活路。
朱秀已经传令各县,就近接收流民,配给田地供其耕种,又或是招募民工,以工代赈。
严平应了声,抱拳退下。
少使君之名,如今在泾州无人会质疑,百姓官员都将朱秀看作史节帅的接班人,下一任的节度使人选。
正好陶文举从长武城撤回来,朱秀便让他陪同符娘子前往,随行侍奉。
严平想起一事,忙道:“一月前,关铁石抓进改造场的外乡人,似乎也是一伙南人,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关联?”
朱秀眉梢轻扬,双目炯炯,忽地道:“你怕我杀魏虎,想保他?”
朱秀略显嘚瑟地笑道:“在彰义军辖境内,基本可以做到无孔不入!”
严平接过看看,说道:“此人在打探《雪赋》作者,看来并不知道少郎君的存在。”
关铁石揉揉胸口,嘀咕道:“只怕帅爷在少使君面前,也是无所遁形,被看个通透.”
关铁石道谢坐下,似乎走得急,又像是手头有紧要事,气息不太平稳,目光不时往外瞟。
朱秀摇头道:“他心里的怨恨或许比你想象的还要深。这次在陇山关聚兵,意图不轨,也不是他第一次想铤而走险.”
关铁石幽幽道:“没有少使君,彰义军只怕早已分崩离析,哪里还会有今日的盛况。”
“不对!密报说此人满嘴吴郡口音,千里迢迢而来,说不定另有身份,这名字十有八九是化名。他在查找雪赋的出处,这篇文章难道已经流传到江南去了?”
史匡威叹口气道:“几年前,我的确私下里许诺过,培养他接替我的位子。这件事算起来,是我考虑不周,对不住他,他心里有怨言在所难免。”
片刻后,关铁石匆匆步入官房。
史匡威嘴角抽搐,泄气般苦笑道:“还真是瞒不过你。说说吧,你打算如何做?”
史匡威急忙道。
关铁石神色越发紧张不自然:“关外吐蕃人消停不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动静。不过时不时还是能从六盘山下发现吐蕃兵马调动的迹象.眼下无事,或许帅爷觉得没有告诉你的必要.你肩头担子太重,帅爷也不忍心让你操劳太多”
李重进最近痴迷象棋,整日泡在县城几处棋馆里,吆五喝六的与人从早玩到晚。
关铁石委屈道:“少使君可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如今牙军将士心里,哪个不是敬他畏他?我这样的俗人,还不被他一眼看穿五脏六腑.”
史匡威脸色有些阴沉,背剪着手,瞪他一眼,四周瞅瞅,低声道:“朱小子没起疑心吧?”
史匡威瞪他一眼,压低声道:“你再亲自跑一趟陇山关,让魏虎回来!告诉他,让他别犯糊涂,只要他回来,就还是彰义军牙内都指挥使。原州苦寒,他占据几处关隘,又能有多大作为?”
“怎会,帅爷请坐。”朱秀让出主位。
史匡威乐得清闲,每日钓鱼遛鸟,城中闲逛,在棋馆一坐就是一日,和李重进成了棋友。
拧开竹筒,取出一张字条,上面写了几句话。
“不用,这些人来意不明,不过现在看没有恶意,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暂时不要惊动他们,暗中监视便好。”
等过几年,迁移户租种官田期满,名下田地转为永业田,新迁百姓彻底扎下根来,人口还能引来新一轮增长。
关铁石走出跨院,沿着回廊准备出府。
牙军的几位指挥使,折墌城镇将,掌书记温仲平,判官宋参,节度推官兼任度支官裴缙,鹑觚县令沈学敏等彰义军内部官员军将,都能从中获益。
史灵雁缠了朱秀好几日,趁符金盏出城的机会,朱秀千方百计哄骗她跟着一块去,免得她整日无所事事,耽误自己的正经工作。
史匡威急忙上前两步将他摁回到椅子坐好,自己坐到一旁。
拐角处,一个黑影突然闪身拦住,关铁石吓一跳,手按刀柄就要拔刀,定睛一看,竟然是史匡威。
朱秀已经让温仲平等人,着手研究奖励生育的政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