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打工仔李从嘉-《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204章  打工仔李从嘉

    清晨。

    盛和邸舍。

    客房内,徐铉披着外衫,趴在书桌上沉沉昏睡,李从嘉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褥子滑落大半在地。

    昨日,徐铉无意间得到一本农耕手册,细看之下惊为天人,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地捧着研读一夜。

    据说这份农耕手册出自节度府,大多数官吏人手一份。

    虽然抄录裁装的较为粗糙,但内容却让人耳目一新。

    手册对农事生产进行系统全面的讲解,从节令到粮种、土壤、水分、光照,耕作方法,农具选择,肥料的制作与施肥技巧,甚至庄稼的间作搭配等等一应俱全。

    就算再不懂农事的人读过一遍,也能对农业生产有初步了解,知道粮食是如何从田间地头来到饭桌。

    手册里肯定了耕农的重要性,极力宣扬农业生产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徐铉最喜欢农耕手册开篇一句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先。”

    徐铉愣住,脑袋嗡嗡,那人后面说的话已经听不太清。

    邸舍后院,朱秀带着严平正在视察马厩。

    徐铉欣喜道:“小郡王快来看,你的诗和我的文章都被报社收录,这就是酬劳!也算你我合力挣到的第一笔钱,不容易啊~”

    朱秀想想,说道:“我会在邸舍住几日,找机会接触他们。”

    徐铉苦笑道:“泾州实乃特例,不具有代表性,须知天下大多数州县,百姓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伙计收起几分笑容,说道:“先生不是刚刚领了酬劳?”

    来人笑道:“无妨,如先生一般的在下见了不少,这年头,要不是沉甸甸的钱拿在手上,谁会相信写一篇文章还能赚钱?”

    相比之下,第二个条件优惠许多。

    看了眼伙计,朱秀又笑道:“我记得你是踏山营老卒出身,后来又进了藏锋营?”

    伙计笑道:“无妨,你去了自会有人教导,很快就能学会,只要勤快些就行。”

    县城最大最奢华的邸舍,马厩里养着几十匹河西马,光喂马的豆料费就绝不是普通商贾能承受的。

    徐铉耐着性子教育道:“小郡王生来便是王侯,地位尊崇,但也要知道,这天下间饿肚子的穷苦人家占绝大多数。

    徐铉苦笑道:“我吃得少,每顿留出些就好。”

    他的第一篇文章,就被报社录用,这刹那间的激动喜悦,就如他当年考中乡贡举人时一样。

    伙计恭敬道:“少使君料事如神,徐茂才果然选第二个办法,把他的外侄李嘉送到后厨帮杂。”

    徐铉惊讶道:“之前十日的房钱我一次结清,当时与你家掌柜说好,下次走时再一并付钱.”

    李从嘉哭丧小脸道:“庖厨之事,我向来一窍不通啊!”

    伙计扭头使眼色,两名同伴,一人走向徐铉,一人走向李从嘉。

    伙计拱手道:“徐先生请见谅,掌柜说了,咱们是小本生意,欠账得及时收回,否则周转不及迟早倒闭,希望先生理解难处。”

    徐铉看了眼李从嘉,李从嘉心虚似地低下脑袋。

    李从嘉掰着指头数数,嘟囔道:“也就够我吃三日的小笼包”

    把沉甸甸的布袋搁桌子上,徐铉打开粗略清点,有四百文钱左右。

    不光今日,往后他连泰和楼一根油条都吃不起。

    那人笑道:“既然是先生的朋友就好办了,他的诗也被录用了,稿费一百文钱,与先生的稿费合在一处,请先生帮忙转交。”

    伙计单膝跪地抱拳道:“卑职是良原县人,从父辈开始就为史家效力,老帅将踏山营交给少使君,此后为少使君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徐铉嘴角抽搐,僵硬地笑笑。

    打开房门,徐铉揉揉眼睛仔细看,不认识来人:“阁下是?”

    徐先生请留步,在下告辞。”

    “前汉有《汜胜之书》、北魏有《齐民要术》,没想到当今也有贤者著此农耕手册!如此边塞之地,小小节度府内,也有这般大才,真叫徐某大开眼界!中原果然多俊杰,刘汉朝廷不可小觑啊!”

    先期稿费应该是三百文,还有后续奖金,徐铉暗暗期待起来。

    看着他那圆润光嫩的脸蛋,日益敦实的身躯,徐铉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