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老戏骨陶文举-《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徐铉喜道:“多谢陶参谋出手相助”

    陶文举回到主位坐好,邱守财送上热茶,装模作样地品茗一番后,悠然道:“虽说往后我与徐先生同为彰义军效力,但实际上互不统属,我更非徐先生的上司,不知徐先生今日前来,有何贵干?”

    徐铉连连躬身揖礼:“在下愧领镇长职务,只希望不辜负温县令一番重托。”

    潘美急忙解释道:“陶参谋息怒,徐先生是个谨慎性子,并无其他意思!”

    徐铉急忙揖礼道:“见过陶参谋。”

    徐铉低下头快步跟在潘美之后,心里不免感慨:“乱世之中,礼崩乐坏,连区区藩镇官吏也敢公然将五品朝服穿在身上。”

    潘美压低声道:“徐先生不必见怪,这陶文举本就是小人得志,身边伺候的奴仆,自然也都是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

    朱秀看了看徐铉,立时明白他心中所想,笑道:“徐先生可是不相信我家二大爷,能助你救族人脱困?”

    徐铉想了想,苦笑道:“生意上的事务,在下向来不插手,陶参谋问我愿意出多少钱,在下一时半刻当真拿不准。”

    他就怕褚掌柜是个满嘴大话连篇,到头来正事却办不成,浪费了时间和钱财。

    牙城是城中之城,驻扎彰义军牙兵,更是节度府所在和麾下重要僚属居住地。

    “不错!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若是看不顺眼话不投机,我家二大爷只怕不会多说半个字。”朱秀煞有介事地说道。

    这褚掌柜三言两语就让守城的牙兵放行,背后的能量当真不可小觑。

    入了牙城,潘美骑马朝前引路,朱秀和徐铉乘车跟在后,一路七拐八拐,在一座小宅子前停下。

    “褚少郎乃良才美玉,彰义军简拔人才,就需要像褚少郎这般优秀的年轻人作为后备人才储备,将来好为彰义军效力。”陶文举深吸几口气,努力扮演好一名彰义军内部实权人士的角色。

    陶文举如坐针毡,心中苦笑,少使君的大礼他如何受得起啊!

    徐铉没有继续往下说,话语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他觉得褚美在喝醉酒时说的话不可信,从改造场捞人难如登天,褚美却答应的异常痛快,反而让他产生疑虑。

    潘美翻身下马,有牙城城门守卫上前查验,潘美与率队的小队长低语几句,牙城城门打开,一行人顺利入城。

    朱秀和潘美一个劲地朝徐铉使眼色,徐铉恍然明悟,忙道:“实不相瞒,徐某和族人此来,是想同彰义军做一笔生意,徐氏愿出资购买彰义军掌握的石盐制取法。”

    陶文举趾高气昂地斜眼瞟了瞟,笑容有几分阴诡:“原来你就是徐茂才。”

    邱守财知道潘美的真实身份,却不知朱秀,瞟了瞟几人,故意用鼻孔哼了声:“原来是褚掌柜,稍待。”

    潘美又道:“这位徐茂才徐先生,乃是近来声名鹊起的名人,想必陶参谋也听过他的名字。”

    徐铉讶然失笑:“如此说来,今夜酒桌之上,才是褚掌柜真实的性情表现?”

    今日一见,当真是一表人才呀!”

    徐铉忙拱手道:“陶参谋见谅,并非在下讲条件,只是家族生意一向由那几位族人负责,在下不了解实情。”

    再说,少使君事务繁忙,哪里有闲暇管这些鸡毛蒜皮之事?

    别说你,偌大个牙城,一月里也没几人能见到少使君一回。”

    夜里,街上传来打更的梆子声,一行人来到牙城。

    早就提醒这厮演戏不要用力过猛,奈何这厮演得太过投入,一门心思想诱骗徐铉上当,反而引起对方的怀疑。

    今日遇见徐先生,二大爷心中欢喜,嘴上虽然不说,但晚生知道他心里带着几分求教的态度,想与徐先生结为友人,将来作更进一步的交流。

    “晚生一定时刻谨记陶参谋教诲,在泾州学堂刻苦学习,将来为我彰义军大业贡献力量。”朱秀大声说着,又一丝不苟地长揖行礼。

    “徐先生不必担心,晚生这位二大爷,平时不苟言笑、沉稳严肃,安定县凡是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但凡他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办妥当,绝对不会信口开河。”朱秀宽慰道。

    陶文举嘿嘿怪笑几声,伸手指了指椅子:“诸位请坐。”

    陶文举摩挲下巴装作考虑,偷偷瞟眼朝朱秀望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