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红脸与白脸-《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只是陶文举早早得到朱秀提点,对徐铉和李从嘉的真实身份心中有数,不会被他轻易糊弄。

    堂室里,潘美嘀咕:“这徐茂才在徐氏的辈分倒是高的很,有个比他还年长几岁的侄孙子.”

    徐铉愧疚地揖礼道:“是徐某考虑不周,害褚掌柜受牵连,万望恕罪!”

    名义上,是陶文举动用私人关系救徐彪等人离开改造场。

    “多谢陶参谋打赏!”兵士检查签押无误,收下赏钱道谢离去。

    徐铉急忙制止,红着眼睛低声道:“无事便好,无需自责!你跟余下族人都还好吧?”

    三万贯虽好,可若是他真的拿了,只怕到最后拿不到钱不说,连彰义军也待不下去。

    徐铉用力握住他的手,只觉得那只手掌无比粗糙,茧子厚得能硌人。

    陶文举一阵恍神,三万贯,着实不少了,这吴郡徐氏可真是大手笔,富得流油。

    徐彪失声痛哭,哀嚎不止,鼻涕眼泪糊一脸,抬手“啪”地狠狠一巴掌扇自己耳光。

    “两位兄弟辛苦了,这是我家老爷的签押,还有一点小钱,请弟兄们吃口茶。”

    朱秀也跟随离开,堂室里只剩陶文举和徐铉徐彪三人。

    徐铉笑容不太自然:“在下随族人初次到访泾州,怎会有什么把柄落下.”

    徐彪等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浑和尚亲自督促干活,没少给徐彪小鞋穿,将这南边来的十人反复折磨,精神和肉体都受到极大摧残。

    按照徐彪跑江湖的经验,把他单独押往某处,通常没有好下场。

    爷孙俩四目相对,皆是饱含热泪。

    徐彪皱皱眉头,陶文举开的价钱,虽说也在徐氏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的确偏高了些。

    只是恰逢徐铉和李从嘉也想北上泾州,便与徐彪等人同路。

    徐彪和徐铉低语几句,抱拳道:“就依陶参谋,徐氏出资三十万贯,购买彰义军石盐精制法!但请陶参谋派遣匠人,随某回到江宁传授技艺。”

    徐铉和徐彪相视一眼,彰义军的热情好客,他们算是领教了。

    少使君既然有令,浑和尚不敢不遵从。

    朱秀笑道:“你长的高大,雷劈下来肯定先击中你。”

    “不妨把史大郎、李重进全都叫来,他们个头高,雷公挨个往下劈,可就落不到我身上.”

    邱守财哈欠连天,懒洋洋地道:“夜已深了,诸位尽快回去歇息吧。”

    邱守财把陶文举签好的文书交给兵士,又塞给他们一把散钱,三四十文左右。

    本想着拿徐彪等人的脑袋祭刀,又接到朱秀传令,让他找个借口免除徐彪等人的死罪,继续关押在改造场,从重、从严看押、劳动。

    徐彪十人抢夺看守兵器,意图强行越狱,按照改造场管理条例,够得上当场杀头的程度。

    俩人一路拌嘴,牵着马回节度府歇息。

    陶文举嘿嘿道:“徐先生不愿意说实话也不要紧,生意嘛,咱们慢慢谈便是了。我这就派人带信去改造场,明日下午,徐先生就可以见到族人。

    目送徐铉坐上马车离去,潘美忽地感慨道:“此人倒是位饱学之士,就是脑子似乎不太灵光,刚才的把戏漏洞百出,他愣是看不出来。”

    徐铉心中松口气,议定此事,家族交给他的重任算是完成了。

    徐铉已经打定主意,让徐彪带李从嘉先回江宁,他留在泾州,等徐家的钱款送到,他再随族人返回。

    一来一去,少说要半年时间,他刚好有时间参与到彰义军的改革大潮中去。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