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45章 党项双雄与青年杨无敌 原州平高县,地理位置基本与后世的宁夏固原市相重合。 在后世,这片古老的地区还有一个充满历史风情的名称—西海固。 平高县自博望侯凿空西域以来,便是丝绸之路东段的必经之地,西临横贯南北的六盘山,扼守河西进入关中的咽喉要道。 大唐广德年间(763-764),原州曾经短暂地被吐蕃人占据。 后经天宝名将、泾原节度使马璘在朝廷支持下出兵抗击,才一举将吐蕃人驱逐到六盘山以西,收复原州。 后来泾原节度使改为彰义军节度使,史敬思、史建瑭、史匡威史家三代镇守泾原地区以来,从未让吐蕃人越过六盘山一步。 如今吐蕃人陷入内斗,再无力东进,彰义军西北部总算得以太平。 自去年,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的亲侄儿李光波死于泾州,定难军与彰义军的关系全面破裂。 李彝殷一面向朝廷上书告状,希望朝廷出面严惩史匡威,并且交出杀害李光波的凶手朱秀,一面派兵过境盐州,悍然入侵原州,强占原州北部马场。 原州马场是大唐年间,陇右牧监的一处重要战马繁育地,也是整个泾原地区最大的一处马场,每年能够出栏战马两千余匹。 “今日下午狩猎,杨大哥与我们同去嗝~杨大哥箭法出众,一定能射杀不少牧民” 城中军民惶惶不安,平高县令一边派人飞马赶到安定县禀报,一边下令死守城防。 对于李光俨来说,四哥、长姐相继死于彰义军之手,已是结下不共戴天的仇恨。 深秋以来,原州地区气温骤降,早晚温差极大,北边的马场甚至经常在深夜里飘落零星雪沫。 没想到偶然间与杨重贵比过一次,罕有的落于下风。 “五哥,今日你外出巡视,可有收获?”李光睿搓搓手满脸期待,“平高县可有人敢出城应战?” 自从当年晋王李克用率麾下十三太保纵横天下以来,太保一词便成为民间对勇武之士的形容,有十三太保珠玉在前,后世能被称为太保者,无一不是武艺高强之人。 杨重贵无奈叹口气,满是同情地望着默默爬起身离去的青袍文士。 此后,李光俨便往返于五原县和原州马场之间。 李光俨咧嘴笑道:“今日我远远看见,平高县外似乎来了不少兵马,有个大胡子的将军还率人在城北面挖沟壕,像是为了防备我等攻城。” 李彝殷知道此事后,竟然没有多问,只是派人告诉他们,不要攻打县城和关隘,也不要越过平高县深入南下,其他的没有多说。 李光俨上身斜挎一件狼皮袄,头戴浑脱帽,粗壮的臂膀筋肉虬结,外形看就是一位威猛勇士,难怪在夏州有神威太保之称。 县城北边十里,葫芦河畔,一片地势较为平缓的丘陵地带,驻扎三千余定难军。 公务忙完后,想到堂兄李光俨在五原县担任镇将,便赶来相聚。 “昨日五哥射杀牧民六人,原本我也射杀六人,本以为与他打平,没想到其中一人竟然装死,趁我不备爬上马逃回县城,汉人当真狡猾,害得我又输给五哥十金” 杨重贵苦笑摇头:“不看僧面看佛面,你这般轻贱于人,总归是不好的。” 平高县镇将组织官兵,出城与定难军野战,反倒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首级还被党项人砍了去,挂在矛杆上,每日派人送到县城下炫耀。 李光睿提议派遣兵马南下骚扰平高县,顺便劫掠些牛羊马匹,若是能抓些妇女就更好。 三人到了原州马场,整日里纵马驰骋,天高地阔,无拘无束倒也欢快。 说着,李光睿倒头便睡,眨眼间就响起震天般的呼噜声。 这次定难军再度南下袭扰平高县,抢掠牛羊数千,还杀死数十牧民,惹得军民共愤。 李光俨记恨李光波和李氏之死,当即同意。 李光睿一惊,脑子清醒三分,讪讪笑着抱拳道:“酒后失言而已,请杨大哥见谅。” 另一位居右的青年,二十四岁,一身汉式武袍装扮,头缠巾子,身材健壮,臂膀奇长,英武不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