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雪赋之谜终解-《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违和感太过严重。

    徐铉听得入神,喃喃道:“原来如此,没想到世间竟然还有这般隐士高人.”

    “两日后吧,今日拜见完少使君,明日再去县衙拜见温县令,还要和裴支使、宋判官等人见见面,商讨公务”徐铉笑道。

    看看坦然舍下皇子尊荣的李从嘉,徐铉深感惭愧,觉得自己的格局还是不够高,心性还是不够洒脱,舍弃不了锦衣玉食,割舍不下繁华风流。

    徐铉好奇道:“褚少郎指的是.”

    他久居江南,从未跟党项人打过交道,对这个偏居河套,却能屹立百年不倒的新兴势力非常感兴趣。

    朱秀笑道:“这一点先生大可放心,李彝殷再跳脚,也不敢公然率领大军南下。党项人的确骁勇,但他们的族群在人数上不占优,别看现在占据五州之地,以党项人的体量来说,已是他们能够掌控的极限。

    “徐先生放心,陶文举胆子再大,也不敢对先生不利,况且先生是我们介绍的,看在这层面子上,他也不会拿先生怎么样.”朱秀安慰道。

    徐铉默默地凝望着,不知不觉地潸然泪下。

    朱秀咧咧嘴,徐铉这些复杂的心路历程他可就猜不透了。

    只可惜潘美跟李重进一个德性,有些轴有些二,傻里傻气不讨女人喜欢。

    俩人各怀心思,又叙谈了小片刻,朱秀送他出府。

    一路往府门而去。

    招呼徐铉坐下,朱秀端茶倒水甚是热情。

    “惹恼了他又能如何?别人怕他定难军,我彰义军可不怕!”

    作者署名四有先生,与这八个字岂不是正好相应和?

    “褚少郎,四有先生莫非就在府中?”徐铉神情急迫,鼻尖甚至冒出些汗水,感觉自己与神秘的雪赋作者只有一步之遥。

    朱秀又详细介绍了一下原州战事的经过,徐铉听得极为仔细。

    就因为这八个字,徐铉做出了一生中最疯狂的决定。

    从江宁到泾州,太过遥远了,中途,徐铉冷静过后,也觉得自己一时的决定有些冲动,也曾迟疑、彷徨过。

    朱秀嘿嘿道:“徐先生说的是寻常男子的进身之阶,若有潘高宋卫之容貌,用不着能文能武,也能走其他路子安稳度日。”

    徐铉苦笑道:“话虽如此,但定难军百年经营,在河套之地根深蒂固,连历代中原朝廷都拿他们没办法,只能施以怀柔笼络之策,某担心闹到最后,吃亏的还是彰义军。”

    “其余六字徐某倒能理解,只是这‘有颜’该作何解释?”徐铉好奇道。

    李从嘉说,他并非要舍弃父母兄弟远走他乡,只是天下这么大,不应该局限在小小的江宁,眼里更不应该只有荣华富贵,天下很大,他想去走一走,看一看,希望日后回到江宁时,能换回父亲的体谅,兄长的包容,让他不再为争权夺利之事苦恼。

    党项人的核心利益不在泾原,他们想要稳住阵脚,一来要讨好北方强邻契丹人,二来要与中原朝廷保持明面上的和平,为此党项李氏不惜称臣纳贡,三来还要防备西面吐蕃、回鹘骚扰,四还要警惕治下的汉民、吐蕃人、羌人、沙陀人作乱。

    “见过了?”徐铉震惊,脑中闪过电光火石,“难道.难道四有先生就是少使君?”

    论硬件条件,潘美容貌不俗,红面长髯,身材魁梧,使一口长柄刀,颇有几分关公在世的风范。

    忽略俗气的内容,这笔字当真不凡,足以开宗立派。

    “更准确的说法是,少使君乃是四有先生的独门大弟子!”

    “太像了简直太像了!”苏贞常远远看着徐铉坐上马车,神情震惊又怀疑。

    “难道之前有关江南的传闻是真的?如果真是那样”

    苏贞常阴沉的目光飘忽不定,悄无声息地缩回身影。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