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赵大与赵二-《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认识朱秀之后,他觉得朱秀比二弟更怪,简直就是妖孽。
赵匡义一怔,收敛浮夸的表演,皱眉道:“哥哥说的,莫非是那泾州朱秀?”
赵匡义惊讶道:“听哥哥这般说来,这朱秀还真是一位绝世奇才!”
论学识,他及不上赵二。
赵匡胤略作沉思,说道:“朱秀所学驳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为兄在泾州,亲眼见他传授石盐精炼法,生产可以用来建筑的白灰,冶炼百炼钢,还教授农人间作法,大大提高农田耕种效率!
赵匡义还在京中国子监读书,自小便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加上性子沉稳,待人处事较为老成,在同龄人里颇有些号召力,算是禁军勋贵子弟里小有名气的人物。
大哥关心则乱,又喜欢讲什么兄弟义气,谁知道你会不会脑袋发热,跑去给郭威柴荣送行,坏了咱爹的布置。”
“人家马太医可不是一般的太医,乃是先帝的同乡好友,连太后也敬他三分。我可以去请,但人家愿不愿意来可不敢保证。”赵匡胤苦笑道。
赵匡义背着手迈着八字步,从阴凉的葡萄架下走来。
所以在儿女们心目中,母亲的形象远比父亲威严,在赵家,杜氏的地位也确实比赵老头高。
党项人可不傻,彰义军不声不响的成了一颗铁钉子,他们可不会轻易去踩。”
赵匡胤看着兄弟脸上泛红一片的小疙瘩,强忍笑意问道。
赵匡义理直气壮地道:“小弟与大哥一母同胞所生,你的不就是我的?为你亲弟弟些钱怎么了?大嫂住在府里,自有母亲照顾,还会短了吃穿不成?大哥的孩儿还未出世,哪用得着什么钱?何况那可是我赵家的长孙,爹娘自会为你担待些,怕个甚?”
杜氏治家严禁,遵循礼法,赵弘殷父子都很敬重她。
耿氏之前是赵匡胤的乳母,端庄秀丽,性情柔顺,不争不妒。
可赵匡义不这么看,他知道定难军可不是朝廷养在河套,拴在阴山脚下的看门狗,那可是一群强壮的野狼,弄不好就会回过头狠咬朝廷一口。
赵匡胤忙道:“为兄怎么不关心了?不是为你介绍了太医署的马太医,你尽管去找他便是了!”
赵匡胤也在一旁坐下,正色道:“二弟没有见过朱秀,不可轻易下定论!国子监里的纨绔子弟,大多是受李业等人散播的谣言影响,对彰义军、史匡威和朱秀大肆毁谤,二弟也是听了他们的言论,才对朱秀不屑一顾。等你真正与他打过交道,就知道此人厉害之处。”
有这些本事,你还敢小看他么?”
“不错!”赵匡胤笑了,“最初认识朱秀的时候,他比你大不了几岁,那也是一张嘴口若悬河,能把死人说活,活人说晕,最后心甘情愿受他蒙骗,心里还得念着他的好!”
赵匡胤苦涩一笑道:“你也觉得,我看重的兄弟情义很可笑对不对?在朝廷党派斗争的激烈时刻,所谓的交情不过是意气用事?”
赵老头这些年相中的女子不少,但耿氏是唯一一个得到杜氏首肯纳入赵家门的。
他自幼聪慧,学业完成得比同龄学子快不少,国子监的课程早就被他学得七七八八,就算就此辍学也无所谓。
赵匡义微微一笑,悠悠道:“小弟原本担心兄长去朝阳门为郭威送行,特意起个大早前来寻你,后来知道父亲早有安排,我便放下心。又怕你想不通暗自气恼,特意来为你解惑,不过见你脸色如常,想来是父亲已经把话说透。”
彰义军竟敢对党项人下手,更稀罕的是党项人还不敢还手,这就有意思了。
“大哥这么一说,小弟对这朱秀颇为好奇,希望有机会能够结识一番。”赵匡义道。
说明这个遥远的边地藩镇,已经一声不吭地发展壮大,再也不是以往人们印象里穷困闭塞的边荒之地。
赵匡胤沉默片刻,装作一副吃味的口吻道:“你这副口气,与父亲如出一辙,难怪他自小最宠你!”
“呵呵,大哥常年在外奔波,难免沾染些江湖气。但是别忘了,我赵家乃是官宦世家,与那些草莽之辈还是有所区别的。”
赵匡义笑了笑,拱手揖礼:“大哥别忘了马太医一事,小弟告退。”
庭院里安静下来,赵匡胤独自坐在院中,仿佛陷入久久的沉思.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