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母子离心-《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刘承祐不耐烦地皱起眉头:“母后无需忧虑,朕在军中,自有禁军将士保护。如今正是国家危难之际,朕理当和将士们在一起,共赴国难!

    李业趁机道:“官家下旨催战,一来试探叛军虚实,二来试试慕容彦超忠心与否。只要战端一起,慕容彦超与郭威也算彻底决裂,别无选择,只能老老实实效忠官家,想尽办法击败叛军。”

    李太后苦叹道:“晚了,一切都晚了,大错已经铸成,再无补救之法不出旬日,邺都大军就会兵临开封城下!”

    那次他的侄儿在酒楼与友人相聚,恰逢李业到来,众星拱月般簇拥上楼,派人强行清场,他的友人不忿李业霸道做派,说了几句抱怨的话,就被李业派恶奴当场暴打,造成两死一伤的惨剧。

    李业一番话倒也不全是胡编乱造,慕容彦超自从领受皇命,挑大梁成为禁军统帅,的确当着部下的面说过类似狂言。

    如今开封禁军有三分之二都掌握在慕容彦超手里,一旦生出二心,或者与郭贼暗中有联络,临阵倒戈之下,对于朝廷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只要郭威答应放过官家,不伤害其性命,太后便答应一切条件,即便是宣布退位、禅让.

    “张规啊,快点通知你在开封的家眷们,让他们找个安全些的地方躲避,大军入城难免引起动乱”

    李太后看着皇帝车驾缓缓远去,沧桑的眼里流出两行清泪,身子像泄气般有些站不稳,张规急忙搀扶住。

    刘承祐揖礼作别,登上銮驾,李业也坐上马车,内殿禁军开道,黄罗盖伞遮阳,大摆皇帝依仗,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从皇宫北拱辰门离开。

    李业此刻告状,挑动刘承祐心里脆弱而又紧绷的心弦,难免浮想联翩。

    一行身强力壮的宦官抬着软舆赶来,刘承祐只得走出暖阁迎接。

    李太后恍神了下,喃喃道:“想起来了,此事你曾经跟予说过.唉.年轻人啊,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终究误人误己.”

    刘承祐怔了怔,恼火地道:“母后太过想当然了!郭威一家老小尽数被诛杀,他如何还会效忠朕?此事休要再提,郭威早就心存反志,不管他的家眷有没有被杀,迟早有一日他都会反!

    既然他敢反,朕就要亲自派兵将其灭亡!好教天下人知道,胆敢忤逆圣意,与朝廷作对的下场!”

    而邺都叛军屯兵赤岗,与七里郊遥遥相望,双方皆是按兵不动,这里面恐怕有不妥之处”

    李太后凤目含恨,厉声道:“李业才是罪大恶极的奸贼!若非是他,局面如何会闹到如今地步?予当真是后悔,没有听先帝之言,将他早早赶出开封,才让他把国家祸害到今日地步!”

    李业趁机道:“慕容彦超为人狂傲,他有这种想法,说明心里对官家缺乏敬畏。说不定等击败叛军,他就想当下一个郭威!”

    张规惨淡一笑,没有再说什么,搀扶着李太后低声道:“奴婢送太后回宫.”

    张规深深吸口气,听明白太后话中含义了。

    李业干嚎声一顿,转而朝着刘承祐砰砰磕头,哭诉道:“官家为臣做主啊!太后为了讨好郭贼,竟然不惜要杀了臣!臣冤枉啊!~~呜呜呜~~”

    郭威是我家故交,走到如今这一步,完全是受奸人挑唆。不如你依照郭威心中所说,绑缚李业四人送到邺都军中,任由郭威发落,等他报了家仇,说不定会主动上表请罪,也不至于闹到兵戎相见的局面.”

    刚要快步走到书案前写下亲笔诏书,刘承祐想了想道:“不如朕亲自前往七里郊督战,顺便犒赏将士,激励士气!”

    刘承祐杀气腾腾,自信无比。

    他知道就算太后知道真相也无法为他做主,李业得官家宠信,权势熏天,如果让李业知道他与这件案子有关,只怕连他也活不了。

    这件事过去一年多,李业恐怕早就忘记了。

    可张规没忘,那是他兄长唯一的骨血,是个老实厚道的好人,白白遭受了无妄之灾。

    张规冷冷地扭头朝宫城东北方向看了看,心里默默祈祷,郭大帅的邺都大军能够早日进城。

    这乌烟瘴气的开封和朝廷,的确到了应该改天换日的时候.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