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磕错头,烧错香-《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朱秀目送他们远去,挥挥手示意潘美继续护卫帅旗入城。

    “元朗兄慢走!”

    赵匡胤哑口无言,和赵弘殷相视一眼,露出些苦笑。

    大殿之上再度陷入降与不降的争论之中。

    朱秀也不跟他计较,微微一笑道:“不敢当赵老将军夸奖。老将军戎马半生,威名赫赫,堪称我辈行伍中人楷模!晚辈与元朗兄以兄弟相称,今后当敬老将军为长辈,希望有机会可以聆听老将军教诲。”

    有一人翻身下马,快步朝他们走来。

    所以刘承勋到现在也没有封爵,官方身份是检校太师兼任侍中,清贵却不掌实权。

    赵弘殷抬眼一瞟,来人身穿青衫外披裘袍,并非想象中金盔金甲的装扮。

    胡广岳捂住嘴憋笑,陈安面红耳赤,吭哧道:“小官人教训的对,是属下目光短浅了。反正小官人让我当啥官我就当啥官,不管当啥官,我陈安只为小官人效命!”

    “快看,郭公帅旗来了!”城门下,赵弘殷远远看见城外甲士攒动,旌旗招展,当先一杆青色郭字大旗威风凛凛。

    陈安咧嘴,嗫嚅了半天,苦笑道:“他他说要去追查李业下落,就就先不来见小官人了.”

    “爹,这位便是泾州朱秀。”赵匡胤也颇有些恼火地瞪了瞪眼睛,没好气地介绍道。

    赵弘殷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压低声:“入了这座城,郭公半边屁股已经坐到了御位之上,我父子当以天子之礼参拜,决不可大意!”

    朱秀点点头,沉声道:“开封经营不易,你们的功劳我都记得,等到大帅入朝,我一定为你们争取应得的奖赏。”

    安静了一会,无人应答,只听得到战马呼气的声响。

    “不知郭公和柴帅去了何处?”赵匡胤顾不上寒暄,急忙问道。

    他知道老鸦巷的堂口被李业派禁军捣毁,藏锋营死伤惨重,不得不紧急从洛阳调派人手。

    李三娘清冷且淡漠的声音响起:“予已决议,打开宫城,迎接郭公入朝!由苏逢吉、苏禹圭两位卿家率领五品以上京官,代表朝廷和予在朱雀门迎候!其余百官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父亲无需着急,邺军弟兄说,帅旗还未入城,想来郭公还在营外。”赵匡胤笑道。

    赵弘殷道了句“不用”,伸手挡开,自己抹掉额头渣滓,眼神无比幽怨地瞪着朱秀。

    朱秀再度揖礼。

    而且看他的脚,也不像是个军汉

    正疑惑间,赵弘殷只听头顶响起温润嗓音:“赵老将军快快请起,元朗兄快快请起!”

    赵弘殷抬头一看,傻眼了。

    朱秀一脸歉然,抬起手想要帮赵弘殷擦拭干净。

    陈安急忙跪下道:“属下不求升官发财,只求一辈子跟随小官人!”

    是非骂名,落不到他头上。

    刘承勋气得满面通红,提高嗓音厉声道:“我已决议奉太后懿旨,开城投降,迎接郭公入朝!有不从者当逐出朝堂!”

    苏逢吉拜倒,高声道:“谨遵太后懿旨!”

    赵匡胤无奈笑笑。

    赵匡胤搀扶赵弘殷上马,抱拳道:“兄弟多谢了,等见到柴帅,也代我问安。”

    朱秀眉梢微挑,听出赵弘殷几分言外之意,是说他相貌不俗,就是不知有没有真才实学。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无人敢应声。

    陈安苦叹道:“三哥不许我们跟小官人说,小官人去见了他便知。”

    “大郎快些,随为父迎接郭公入城!”赵弘殷一边跑一边整理衣甲披袍。

    朱秀轻声道:“司徒府。”

    朱秀笑眯眯地搀扶着赵弘殷起身,又贴心地帮他拍拍两膝处的灰土。

    朱秀笑道:“郭公许我便宜行事之权,让我无需通报,随时可以前去拜见。”

    也有人面露喜色,若不是身旁人拉住,只怕当场就要跑出大殿,一路出城迎接郭威和邺军。

    既然太后做主,下令开城投降,他也就没什么心理负担,大大方方去朱雀门迎接郭威和邺军便可。

    “伯父放心!”

    夜里战事,也多亏赵家相助,这些功劳,郭公一定不会忘记。”

    有臣子感念刘汉朝廷,当即跪倒痛哭流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