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冯家孙女-《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还有这里的人员流动频繁,朝廷想要追查,一时半刻也找不到这里。”
冯道鼓掌,捋须大笑:“婵儿聪慧,把老夫的用意猜透了七八分。”
婵儿仰头看看,又很快转移视线,朝大门内好奇眺望。
冯道捋须得意洋洋地道:“正所谓狡兔三窟,就算一个地方再安全,老夫也不会彻底放松戒备。此处距离蔡河码头不远,老夫早早买下一条船,停靠在码头,一旦朝廷追查下来,我一家就能坐船出城。
因此,婵儿对自己的婚事并不排斥,她早早明白并且接受,自己的婚事就是一桩利益交易的实事,一切都是为了家族和她自身的安危着想。
那樊爱能被暴打一顿,仓惶逃去我给他留下两瓶伤药,绕了一大圈才回来.”
婵儿轻笑道:“我看那朱秀倒有几分善心,是个好人。”
冯道口中的先帝是指刘承祐,说起自己只是一介白身,冯老爷子神情淡然,丝毫不以为意。
朱秀跨出大门,一眼就瞧见那乞丐少年,快步迎上前。
婵儿抿嘴笑道:“还有两三分,请阿翁指教。”
婵儿扶着冯道往破瓦房走,冯道拄着拐杖唉声叹气:
“我冯家虽说人丁不少,但聪明人实在没有几个,你爹混个工部员外郎,成日里只知道写写算算,沉迷算学无可自拔,不会溜须拍马讨好上差,榆木脑袋不开窍!
你几个叔叔要么贪图安逸,要么胸无大志,看来看去,冯家只有你才合老夫心意,脾气也跟老夫有些相像。
婵儿轻哼了声:“你才是哑巴呢.”
冯道含糊道:“阿翁老了,吃两张就饱,其他的留给你爹他们”
冯道眯着眼听得十分仔细:“照此说来,是朱秀救了你一命。”
婵儿抿嘴轻笑:“没有!那傻小子还以为我是个哑巴小乞丐。”
婵儿扑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为何阿翁不一开始就躲进宝相寺里?”
“呵呵~”冯道捋捋白须,“此子可不傻,你千万不要小看他。如今,他可是郭威身边的红人,一旦新朝鼎立,这些郭威和柴荣身边的旧部就会鸡犬升天,朝堂之上,一代新人换旧人,他们才是这天下将来的权贵之人。”
冯道得意道:“老夫能够活到六十八岁,历经三朝八帝而不倒,靠的就是这份居安思危的谨慎!婵儿你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给自己留退路,到了危难关头,万事以活命为主!”
朱秀怔了怔,看看婵儿,又看看冯道。
“唔~~”
~~~
翌日一早,朱秀刚刚起身,洗漱完毕在屋中吃早饭。
不过转念又想到司徒府满门遇难,郭威性情大变,对开封充满怨恨也不一定。
又啃完大半张蒸饼,冯道才道:“你在路上出了何事?眼下城中是何情形?”
婵儿默默听着,没有说话。
婵儿搀扶冯道站在盛和邸舍大门口,冯道拄着藤杖,仰头端详高挂的牌匾,捋须赞道:“这几笔字骨骼精奇,笔力雄浑,笔法新颖少见,也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阿翁放心,我记住了。”婵儿笑道。
朱秀愣住,以为自己出现幻听,这乞丐少年怎么开口说话了?
朱秀一怔,想起了昨日遇见的乞丐少年。
在这乱世里,连皇帝都朝不保夕,更何况其他世家勋贵。
从小跟随冯道长大,听冯道讲述唐末乱世风雨,婵儿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世上没有长久的富贵,就算有祖宗荫庇,也要小心谨慎经营,才能确保家业不衰。
“朱少郎见谅,我祖孙二人并非聋哑之人。”冯道笑呵呵地道。
“噗~”朱秀差点一口奶喷出,抹抹嘴巴咳嗽几声,瞪着眼:“哪来的叫子?施舍点钱财米面打发走就是了。”
婵儿刚喝了口茶,肚子里咕噜响了声,赶忙放下茶盏捂紧肚子,脸颊划过些许羞赧。
宝相寺的主持和尚有菩萨心肠,德高望重,城中权贵都敬他几分,若是城中生乱,咱们往宝相寺一躲,借助僧人们的护佑,也能逃过一劫。”
冯道捋须思索片刻:“应该错不了。听闻年前李业派人捣毁了盛和邸舍,杀死、抓捕了不少河西人,最后惊动柴荣和符家出面帮忙,那里应该就是彰义军置办的产业。”
冯道笑笑:“郭威不是糊涂之人,不会允许乱兵作祟,一定会尽快下令恢复城中治安,放心吧,过不了多久,这城里就能恢复太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