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入朝在即-《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329章  入朝在即

    “陶文举拜见朱军使!”

    宫城右掖门,兴国坊内的尚书省外设官衙内,陶文举恭恭敬敬地向朱秀揖礼。

    潘美翘着腿坐在一旁,怪声怪气地道:“陶参谋如今做了天雄军的行军参谋,见了小官人连少使君都不叫一声。”

    陶文举忙正色道:“少使君之名毕竟是彰义军内部称呼,如今少使君得大帅重用,担任虎翼军副都指挥使,还是中军行营掌书记,执掌军中机要,手握兵权,算是正式敕封的将领,以职务敬称,显得更加庄重些。”

    “哼~你倒是能说会道,难怪能哄得柴帅开心。”潘美撇撇嘴,对这厮不屑一顾。

    陶文举尴尬地笑笑。

    朱秀放下茶盏,打量他一眼。

    大半月不见,陶文举长胖了些,红光满面肚腩微凸,两撇山羊胡打理得齐整,一身五品官常服,显得精神奕奕志得意满。

    “看来天雄军的伙食待遇的确不错,把陶参谋养得白胖了许多。”朱秀淡淡一笑。

    陶文举眼珠滴溜溜打转,急忙的:“下官能当上天雄军行军参谋,多亏朱军使一力举荐,下官感激不尽!听闻当年朱军使在柴帅麾下做事时,也当过行军参谋,如今下官能继任此职位,当真是不胜荣幸。”

    赵匡胤羡慕地道:“大帅入朝在即,此刻召贤弟去议事,一定想带上贤弟入宫。”

    陶文举用力搓搓手,讪讪道:“若朱军使还有用得着下官的地方,下官当然不敢拒绝不过还请朱军使宽限一段时间,等大帅入朝,大局落定,天雄军也回归邺都驻防,下官再离开不迟”

    赵大哥怎会在此?”

    好巧不巧,他们都属于内殿禁军序列。

    还说羡慕自己得大帅重用,他父子二人重新成为禁军将领,一个在侍卫司担任一军都指挥使,高级军官,一个在宫里当差,宿卫宫禁,可谓前途无量。

    三个军汉皆是感同身受般点点头。

    王审琦从河中平定李守贞之乱时开始跟随郭威,时间最久,如今当到了内殿直都知,几人里官职最高,和赵匡胤齐平。

    朱秀看着陶文举匆匆走远,连步伐好像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陶文举忙一撂袍服跪倒,哽咽着叩首道:“下官感念朱军使知遇之恩,不论何时,永远不敢忘记自己是彰义军出身!朱军使的大恩大德,下官必定铭记在心!”

    “当真!?”史彦超瞪大眼。

    朱秀笑道:“要是陶文举识趣,以后能不忘香火情,我们在朝中也有一份助力。”

    陶文举一脸为难,思前想后,长叹一声:“请朱军使恕罪,下官自问不擅长料理机密情报之事!藏锋营事关重大,更是朱军使一手栽培的嫡系,下官自觉能力不足,无法胜任”

    赵匡胤指着身旁几位军汉道:“我来介绍,这位是大名府人李继勋,如今担任殿前散员班指挥使;这位是开封人石守信,如今在内殿直效力;这位是洛阳人王审琦,如今担任内殿直都知。

    “希望如此吧!”潘美摇摇头。

    老赵家才是令人羡慕的对象。

    天雄军声势雄壮,又驻扎在邺都繁华之地,更是郭大帅嫡系,这狗东西进了天雄军,哪里还舍得离开?早跟你说过,不能惯着这厮,你偏不听!”潘美唉声叹气。

    朱秀刚骑马入营,背后传来呼喊声:“贤弟!”

    三人相视一眼,看向朱秀的目光里多了些亲近和善意。

    ~~~

    道宫正殿略显破旧,廊下伫立两排亲卫,台阶两侧架设辕门,作为中军帅帐之所。

    李继勋、王审琦、石守信这不是赵大义社十兄弟的班底吗?

    内殿禁军虽然还没有正式成立军司,但之前柴荣就透露过,郭威对于禁军改制的初步想法。

    “呵呵,今日匆忙,贤弟要去大帅帐中议事,我等也要进宫宿卫,就不多聊了。日后再找机会相聚,反正往后你我都在开封,时间有的是。”赵匡胤笑道。

    难怪见赵匡胤眉梢带喜色,原来是官复原职。

    “你回去吧,好好做事,莫要给咱们彰义军丢人。”朱秀平静地安抚道。

    朱秀看着他:“洛阳藏锋营尚缺一个能力出众的统领,如果你愿意去,彰义军在洛阳的事务就交给你负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