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郭威入朝-《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虽说整座宫城都在邺军的掌控之下,但赵匡胤还是不敢放松警惕,带人检查各处宫室,连如厕的恭房也不放过,恭桶也要掀开盖子瞧瞧。
苏禹圭刚想说什么,只见史彦超猛地回头,恶狠狠地朝他们看来,大踏步走到身前。
郭威点点头:“很好!你务必传令诸军,守好各自防区,确保太后和一众朝臣安危,不叫任何宵小之徒扰乱宫城清静!”
郭威沉默了片刻,迈开腿大踏步往宫门而去。
赵匡胤站在御案前,伸出的手僵在半空,迟疑了下,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一点点解开金线绳,露出散发幽香的楠木锦盒。
史彦超起身抱拳道:“启禀大帅,宫城六门、两阙两楼都已经换防完毕,可保万无一失!”
他曾从此门出入过无数次,可今日,他将以不同的身份进入宫城。
宰相苏禹圭披着厚厚的氅衣,头戴时下里开封流行的大耳帽,双手拢袖一动不动地站着,低垂眼皮假寐。
“武夫当国,天下将亡啊~”窦贞固两腿打颤,痛心疾首地低声悲呼。
真正的传国玺,早在后唐清泰三年,末帝李从珂和皇太后曹氏举族自焚于玄武楼时就已经失踪。
凌晨时又是气温最低的时候,不少朝官站得腿脚发僵,用力揉搓掌心,不停呵气,原地蹦跶几下,活动身子取暖。
想来是当年老朱在修建开封宫城时,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也有所短缺,加上开封城的地理位置受限,无法像长安龙首原那样大规模铺开,所以把皇家宫城建得稍微局促了些。
大朝会之前,郭威要先去坤宁宫拜见李太后。
“末将拜见大帅!”史彦超大踏步上前单膝跪倒,浑身铁叶麟麟作响。
不知为何,赵匡胤一眼看去,目光仿佛被吸引住似的,再也挪不开。
这座皇宫是后梁年前,朱温定都开封以后,调集工匠民夫仿照洛阳紫薇城修建的。
紫薇城史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后经太宗、高宗、武后年间历次修缮,在武则天称帝时期正式成为武周朝的都城皇宫,改名太初宫。
赵匡胤监督宦官最后打扫了一遍偌大的坤宁殿,正要退出宫室,一名老太监捧着一个托盘跨进殿门。
赵匡胤点点头道:“你去吧,放好了快快出来。郭大帅和太后没有驾临之前,坤宁殿不许任何人进入。”
朱秀环顾四周,总觉得开封宫城的建筑,从规制上比大明宫和太初宫里的殿宇稍小些,布局也更为紧凑。
倒过宝玺来看,只见宝玺印文部分刻着“受天明命,惟德允昌”八个铭文大字。
一杆青色邺军大旗出现在稀薄的雾气当中。
长安大明宫、洛阳太初宫是大唐建筑技艺的集大成者,代表盛唐气象,自开元以来成为天下万民的朝圣之地。
郭威对冯道吩咐了几句,率领一队亲兵往后宫而去。
他心中涌出强烈的好奇感,想知道皇帝受命宝究竟长什么样子。
苏禹圭和窦贞固也跟着拜倒,郭威微笑道:“二公乃朝廷宿老,无需行此大礼,起身与本帅一同入宫便好。”
一看这阵仗,朝官们哪里还绷得住,赶紧跟随跪地,不管真心假意,先跟着吼两嗓子再说。
今年的冬天不算太寒冷,但夜里冬风吹拂,还是冷得人直哆嗦。
老太监赶紧弯着腰恭敬道:“启禀将军,此乃皇帝受命宝,太后命老奴送来放好。”
破碎的琉璃瓦遍地,残破的宫室之内荒草长得比人高。
朱秀骑着红孩儿混迹其中,在一众甲具着身的将军当中,他一身青色绯边的五品官袍毫不起眼。
而这尊皇帝受命宝,就成了至高皇权的象征。
~~~
坤宁宫一如既往的宁静,在郭威率领邺军入朝,整座宫城人心惶惶不安之际,仿佛只有这里才是最后的安宁之所。
等到老太监离去,赵匡胤四处看看,大殿里已经空无一人,正要闭拢殿门离开,回头时一眼看到摆放在大殿最深处,御案之上的锦盒。
坤宁宫里伺候的宫女和宦官,还要挨个搜身,确保身上没有藏着任何利器。
“老奴遵命。”老太监匆匆入殿,把装有宝玺的楠木锦盒放在御案之上,赶紧一路小跑告退而去。
犹豫了片刻,赵匡胤回头看看殿外,跨进门槛,轻轻闭拢殿门,放轻脚步朝大殿深处快步走去。
“这是何物?你来作何?”赵匡胤把他叫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