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340章 郭大爷的心思比海深 正月二十,郭威在澶州节度府正厅升殿议事。 随军出征的各级将领、官员如上朝一般分列两侧,有官袍者身着官袍,有军职者穿戴甲具。 离当日郭威在中军大帐外,被李重进等一干将领“强行”披上黄袍已过两日,澶州城很快恢复了平静。 两日来,澶州城似乎一切如常,又似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四门城楼之上,之前高高悬挂的刘汉杏黄大旗悄然扯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青色郭字龙纹大旗。 军中一切与刘汉标识有关之物仿佛一夜间消失不见,青色军旗又在一夜间遍地开,军中随处可见。 郭威也换上一身紫色公服,头戴平脚长翅纱帽,或许是嫌紫色公服不够端庄华丽,还别出心裁地在对襟大袖两侧绣上云龙纹,腰间悬佩双龙青玉佩。 朱秀站在厅中位次靠前的一侧,身前是柴荣、王峻、魏仁浦等人。 朱秀探出脑袋,朝端坐大厅上首正中的郭威瞟了几眼,神情怪异地咧咧嘴。 他对历代朝服、公服没什么研究,但也看得出郭威这一身打扮有些不伦不类,既不是寻常上朝时官家所穿的公服,也不是祭祀、重大典礼时该穿的冕服,有些混搭的意思。 “臣谢大帅洪恩!”王朴叩首,又起身朝柴荣长揖及地:“下官王朴,拜见节帅!” 王峻是在隐晦地提醒他,柴荣现在的兵权人望已经不小了。 呵呵,到时候也不知他们效忠的到底是大帅还是柴帅? 再说除了几个礼部的老学究,也无人有闲心去研究历朝礼制,更无人能说清楚,以郭威目前的身份,应该作何种打扮才符合礼制。 王峻凑上前,谄笑着低声唤道。 郭威看了王峻一眼,从他的话里听出几分别样的意思。 “可是新君即位大典如此大事,孩儿想陪在父帅身边.”柴荣急道。 也请太后和留守开封的大臣们放心,我郭威一定会约束好这二十几万兵马,不会让他们生乱,祸乱开封城 这份由枢密直学士王溥执笔的奏疏,言词写得那叫一个委屈无奈,从字里行间看,郭威本人跟这次澶州兵变没有丝毫关系。 柴荣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苦笑了下抱拳躬身:“谨遵大帅令!” 郭威淡淡一笑,没有对他的称谓进行纠正。 在新朝建立之际,以柴荣的身份若是留在开封,反而会尴尬不已,臣民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他,甚至不知该如何称呼他。 “臣谢官家隆恩!”李洪义感激地再度拜谢。 “大帅春秋鼎盛,即位后当广纳后宫,不出一年半载就能诞下皇子,日后悉心教导,多年栽培之后,大帅就有了后继之人.” 王朴跪倒在地,面容平静。 面对郭威和这二十余万禁军、邺军混搭军团,开封美人没有任何反抗余地。 光从外形来看,他倒像个军中厮杀的将校。 一众将领谢恩之后,柴荣急忙躬身道:“孩儿请求随父帅一同南下回开封!等太后诰命下达,父帅正位,新君仪典过后,孩儿再回澶州不迟!” 柴帅能力出众,深耕天雄军多年,在邺都的名望仅次于大帅,将来大帅登基坐镇开封,柴帅就镇守澶州,为开封屏障,岂不正好?”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把腰弯下去几分。 王峻小心翼翼地说话,一边说一边观察郭威反应。 只等一道诰命,郭威就能成为开封城新一任主人,这天下新的皇帝。 恰好河北方面,契丹人暂时消停了,没有进犯边关,所以我率领大军先回开封,驻扎在七里郊,之后要怎么办,全凭太后决断。 郭威摇摇头,淡笑道:“此次南返,有诸多将士随行,大郎就不必去了,安心留在澶州,带好镇宁军。澶州扼守河北和中原咽喉,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有大郎在此坐镇,孤才可以安心回开封。” 议事完毕,众将士陆续离开大厅。 这皇帝可不是我想当的,是此次出征的将士们拿刀架在我脖子上,逼我当的! 郭威缓缓点头,认为王峻说的有些道理。 王溥当日当着众将面诵读这份奏疏的时候,朱秀差点没笑岔气。 太后啊,开封的旧臣们啊,你们可要看清楚,我郭威一心忠于汉室,可麾下将士对汉室心怀不满,他们逼着我夺了汉室天下。 当他看到郭威眉头皱了皱,急忙改口道:“当然,柴帅作为大帅的养子,也算是郭家的长子,追随大帅征战多年,功劳赫赫,颇有大帅风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