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新的时代-《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李村老摆摆手:“郭司徒手握强兵,威名盖天,放眼天下还有谁能与之争锋?这皇帝之位,舍郭司徒再无旁人!何况天下离乱,正需要一位强悍君主,率领汉家军民扫除内乱,外攘夷狄,恢复我汉家盛世。

    “呵呵,老夫是他的亲娘舅!”李村老语气淡然。

    翌日一早,郭威率领大军启程,开赴开封。

    郭威怔了怔,反倒流露出几分羞愧,拱拱手讪讪道:“老丈说笑了.”

    景延广之名无人不知,况且距离景延广自杀至今也不过四五年,倒数七八年,那可称得上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名字。

    李村老叹息道:“劝说景延广无用,老夫便预感天下将乱,以抱病在身为由辞官离去,来到这皋门村定居,距今已有七年了”

    李村老唏嘘不已,沧桑的眼眸里尽是缅怀之色。

    结局就是,开封城被契丹人攻破,晋帝石重贵被耶律德光发配辽东,景延广扼喉自杀,石晋王朝灭亡.

    众人都唏嘘不已,这场改变天下走势的大变局,距今也不过四五年时间。

    往后几日,一系列的封赏也随之颁布。

    李村老慢悠悠地道:“因为皋门村村民,往上数两三代,家里都是做官的。”

    李村老摆摆手:“半截脖子埋黄土之人了,过往的功名富贵早就如过眼云烟,一挥而散,不足挂齿,郭司徒不必多问。”

    只有李重进那黑厮无聊地杵在那打哈欠。

    石晋立国本就不正,之后更无法轻易与契丹脱离关系。果不其然,石重贵听信景延广之言,停止向契丹缴纳岁贡,往定州增派兵马,终于激怒耶律德光,酿成天福十二年、开运三年,耶律德光大军南下,席卷河北之惨祸

    景延广刚愎自用,终究害人害己,落得个扼喉自尽的下场.”

    “请李老丈详细说说。”郭威忙道。

    耶律德光和一干契丹王族对他恨之入骨,在军中民间,景延广也颇有声望。

    霎时间,开封城内外一片欢声鼓舞。

    郭司徒鼎立天下,开创新朝,乃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无需谦辞!”

    开封城内外城、宫城各处,换上了一杆杆青色大旗,旗上用金线绣着一个硕大的“周”字!

    原刘汉王朝疆域之内,除河东节度使刘崇,所有藩镇州县都表示愿意效忠新生的大周王朝。

    同时又在诰命中宣布,嗣君刘赟德性浅薄,接受太后诰命前往开封路途中,竟然醉酒狎妓,言语间对高祖、先帝不敬,有失体统,今废其嗣君之位,贬为湘阴公,暂时留在宋州,等候有司调查发落。

    傍晚时,郭威一行离开皋门村回大军驻地。

    郭威沉声道:“好在如今契丹上层争权夺利,短时间内难以南下,我中原还有喘息之机。往后,当攘除内乱,扫灭群凶,集南北万民之力,收复故土,重振汉唐雄风,不教夷狄再敢有窥伺我华夏之心!”

    张永德一跃而成大周最显赫的禁军将领。

    李村老颤巍巍地躬身揖礼:“前人未尽之事,就全仰仗于郭司徒了!望郭司徒早日中兴我汉家,护我百姓卫我河山,不让我汉家百姓再受夷狄侵扰之苦!”

    这位李姓老丈的一生,便是中原汉人六七十年间,盛衰起伏的真实写照。

    李村老笑呵呵地道:“郭司徒可知道其中原因?”

    还在兖州的泰宁军节度使符彦卿封淮阳王,高行周进封齐王。

    范质短时间内如坐火箭班升迁,一举成为朝堂新贵,他的事迹被编为话本,在开封城里广受传颂。

    范质当众宣读太后诰命,命郭威监国,总摄内外军政国事,郭威拜谢领命。

    往后几日,各地藩镇上表称臣的奏章如雪片般送来。

    想当年石晋朝廷上发生的大事,应该都是他亲眼见证。

    石敬瑭立国之后,以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之职兼掌宰相权力,军政国事一肩挑,打理内政也井井有条,算得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监国郭威,奉皇帝受命宝,可即皇帝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