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赵府话别-《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朱秀呼地起身,又气又急:“混蛋!你立的军令状,为何扯上我?”
不知道在这崭新的大周朝,他们赵家又会有何种命运。
李重进拱拱手,一步三摇晃地往厅室外走去,步子都漂浮了几分,看来酒劲要开始发作了。
“尚且不知,先到江宁去一趟,看能否打听到亲人下落,而后回宿州,跟这黑厮把镇淮军的架子搭建起来.”朱秀朝李重进努努嘴。
“有赵大哥吉言相赠,我们此行必定一帆风顺。”朱秀笑呵呵地揖礼。
赵匡胤起身诚恳道。
赵匡胤想了想:“孩儿不知,估摸着少说也要一年半载。”
赵匡胤笑而不语。
“走啦走啦~今夜这一顿吃得开心,多谢了赵大耳!下次回来,换我请客!”
“愚兄听说,官家有意变更护圣军军号,不知是真是假?”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啊!~”朱秀也附和着感叹一句。
“送走了?”赵弘殷笑道。
李重进一边拿他取乐,一边逼他喝酒,直把赵匡义喝得瘫软在地才作罢。
“让二郎歇息会吧,他年纪小不胜酒力。”朱秀笑道。
李重进以河内郡公的身份,热情似火地拉着赵匡义喝酒,传出去,别人还要羡慕赵匡义有福气,能得到郡公爷的赏识。
朱秀笑道:“赵大哥客气了,兄弟相聚,吃什么是其次,有美酒喝足矣!当年咱们在原州平高县外,寒冬腊月的时节,野外一片冰雪凛冽,打只兔子烤了吃,照样谈天说地到天亮。”
朱秀抚了抚额头,满心哀怨,怎么摊上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家伙?
难怪郭大爷安排他和李重进搭档去宿州,换作别人,恐怕胜任不了如此艰巨的重任。
义气干云的架势没摆多久,又觍着脸讪笑道:“不过方略书你还得给我写一份,要不去到宿州两眼抓瞎,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才好。”
赵匡胤喜上眉梢:“贤弟此话当真!”
朱秀瞪大眼:“你啥时候立的军令状?我咋不知道?”
“父亲.”赵匡胤抱拳,低喝道:“孩儿必定朝夕相争,绝不负父亲重望!”
赵匡胤苦笑,唤来佣仆照顾,送朱秀和李重进出府。
李重进打了个酒嗝,喷吐出一股子酒肉气,一张黑里透红的脸讪笑不已:“我是正使,你是副使,出了差错,咱俩都是罪责难逃!舅舅说了,要是让你写军令状,只怕吓得你不敢去.让我把你的名字添上.”
赵匡胤忍住笑,满眼同情地望着他。
“愚兄预祝二位在宿州大展拳脚,为官家、为朝廷再立新功!祝愿贤弟早日与家人团聚,平安归来!”
蹄哒的马蹄声在夜里传出很远,直到二人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赵匡胤才折身回府,让门房子关闭府门。
赵弘殷还想摆着老父亲的架子,好好说道说道,一个仆佣急匆匆赶来禀报道:“启禀老爷、大郎君,二郎君醉酒呕吐不止,闹得后宅不得安宁,连夫人也惊醒了!小公子也在少夫人房中啼哭不止,夫人命小人快请老爷和大郎君回去!”
哪里还有什么体面,全然一副年少贪杯,即将不省人事的样子。
李重进摆摆手,嗤笑道:“借口,我看你小子就是舍不得这京城的风流繁华!”
“知道知道!伱写份方略书留给我,到了宿州我照做就是了。舅舅跟前我可是立了军令状,若是一年之内镇淮军不能成军,甘愿领罪!”
只是如今大家年岁渐长,又刚刚经历了诸多动荡变化,连李重进这样混不吝的二世祖也变得成熟了许多,不会像以前一样吵闹打架。
官家对于禁军的改革绝不仅限于此,等到朝局稳定,一定还会有大动作。”
“这可是你第一次独领藩镇,凡事都需要小心谨慎,若是搞砸了,官家那里有你好果子吃!”朱秀撇撇嘴,有些信不过他。
赵匡胤点点头,自嘲一笑:“父亲教训的是,是孩儿杞人忧天了。”
“走啦走啦~”李重进翻身上马,挥打马鞭而去,朱秀也跨上马紧追上前。
赵匡胤感激不已,揖礼道:“多谢贤弟相告,让我赵家上下能够安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