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骤然遭难-《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臭婆子还真是凶悍!”脑门长黑痣的领头汉子唾了一口,又朝堂屋努努嘴,“去搜搜,看看有没有逃户家眷躲藏。”
南洼子里独身的力夫不少,夜里还时常发生偷盗之事,婆媳俩也不敢走远,更不放心把两个娃子留在家里,只能先回家等候。
朱武兴奋地道:“俺还打听到,大周朝廷颁布诏令,说只要在大周范围内自发开垦田地,找当地官府报备,就能登记户账田籍,成为堂堂正正的民户,只要按时缴纳粮税地钱,往后这些田地都是自家的田产,可以传给子孙后代!”
朱武看看年幼的儿子和闺女,越发下定决心。
朱武流下两行浑浊眼泪,哽咽不已,重重叩头。
全家人商量好出逃之事,原本沉重的心情反而轻松了些,开始徜徉着逃到北地之后,崭新生活的开始。
没等朱武把话说完,吴友娣摆摆手打断,轻抚儿子头顶,喃喃道:“你爹走得早,你小弟也被契丹人害死了,只剩咱们这一家子相依为命娘虽然没读过书也不识字,但记得年幼时村里的瘸腿秀才说过妇人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你不用顾虑太多,娘全都听你的!”
只要顺利过了关隘,距离淮水也就不远了。
“一亩地,一年忙到头,拢共收成就那么点,还要上缴主家六成,剩下的哪够一家子吃到明年开春?
这周家当真是扒皮鬼、吸血精,还让不让人活了?”
若是周家能善待咱们佃户也就罢了,可周家年年涨租,叫人活不下去,只能逃!
周家势大,留在唐国太危险,只能往北边逃。
“你们.你们找谁?”吴友娣战战兢兢地上前询问。
杨巧莲气得满脸通红,忍不住大声喝骂,说到后面已经是哽咽抹泪。
朱亮也被三令五申警告他不许透露饭桌上阿嬷和爹娘说的话,朱亮人小鬼大,知道事关一家人的性命,倒也不会往外边胡咧咧。
“村妇、村妇是朱武亲娘”吴友娣吓得说话声结结巴巴。
几个青袍武士持刀闯进堂屋,翻箱倒柜找了一遍,回来禀报说没有其他人迹。
杨巧莲愤恨道:“这租子咱家绝对不能交!若是交了,下半年就得借粮度日,明年借、后年借,啥时候是个头?谁知道明年周家还会不会涨租子!”
当即,杨巧莲和吴友娣忙着收拾行囊,朱武天黑出门一趟,去找刘栓子兄弟商量出关的事。
大丫睡眼惺忪,杨巧莲恼火地喝骂几句,才吓得两个娃手忙脚乱爬起身。
“嘿嘿~好大胆的婆娘!”凶狞汉子见杨巧莲冲出,冷笑一声。
吴友娣听了心里也是羡慕又感慨,但她毕竟年纪大些,更能沉住气,冷静地低声道:“大郎,你想带着咱家和刘栓子一块逃?”
杨巧莲不敢相信,嘴皮子哆嗦:“咱逃过去没有籍口,只能算作流民,流民也能占有土地?”
堂屋里间,大丫亲眼目睹娘亲被打翻,刚要尖叫,朱亮一个激灵紧紧捂住她的嘴巴,半拖半拽拉着小妹翻窗逃出屋,贴着墙根脚从拐角坍塌的墙缝逃走。
“哥,娘咋哭了?”大丫扑闪大眼睛,脑袋藏在扁平大碗后面,小声问。
“你这老婆子是朱武什么人?”凶狞汉子跨前一步逼问道。
夜深了熬不住,俩人先后沉沉睡去。
吴友娣默默在心里盘算了下:“民田一亩多收两升粮,按照今年的时节,一家五六口倒也能应付过去,多交五文钱,就当白干半个月活,怎么着也比周家的租子要少些。
等吃完饭,天已经擦黑,还是不见朱武回来。
“娘!~”
朱武挠挠头无奈道:“可咱家没有田产,籍口还落在周家名下,只能当周家的佃户,周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一家子围坐在矮桌边沉默了,日头西斜,土屋里光线渐渐昏暗,映照在每个人脸上,显得人人脸色晦暗不明。
他唯一的重任,就是照看好年仅四岁的妹妹。
杨巧莲低着头默默垂泪,满心酸楚委屈无人倾诉。
杨巧莲昏沉的脑袋立马惊醒,顾不上穿鞋袜,蹲下身在木榻底下翻找男人的鞋袜,见没有留下换洗的,就知道朱武当真一夜未归。
“巧莲!巧莲!醒醒!大郎一夜没回,怕是出事了!”吴友娣急切地把儿媳妇唤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