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命不该绝-《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他身上的褐色粗麻囚衣血迹斑斑,刚来那日,被这群凶狠的狱吏扒光,狠狠抽了十几鞭子,说是不问缘由,所有押进牢房的犯人一律如此。
狱丞哪敢说个不字,急忙吩咐狱吏道:“愣着作何,还不开锁!”
“侄儿告退,有任何消息,侄儿再来禀报叔父!”
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周端在和州担任节度判官,性格懦弱,才能平庸。
周家管事早早发下话来,凡是检举出逃者,一次赏钱五贯。
好在三子虽长在富贵之家,倒也没沾染顽劣习性,性格都比较平和,讲究与人为善。
周宗摆摆手:“退下吧,赶快去准备,妥善安置那朱姓佃户一家。”
最终,周宗还是决定先不要节外生枝,如果能用周家的力量解决此事最好。
~~~
东门子大街,江宁府衙大牢。
周剡哽咽道:“孩儿也会日夜诵经念佛,祈祷菩萨保佑娥皇平安!”
见三人没有反应,狱吏无趣地摇摇头,骂咧几句,提着木桶准备离开。
“朱武!吃饭啦~”
二人虽是满脸惊惶,见了周宗还不忘恭敬揖礼。
杨巧莲吓得缩成一团,这脑门长黑痣的齐指挥,正是当日冲进家中,把她们婆媳抓到江宁的周家爪牙!
周宗叹口气:“你二人知晓便好,不可再告知旁人。”
周宗喃喃低吟,犹豫不决。
周敏和周剡急忙下拜:“谨遵父亲吩咐!”
吴友娣蜡黄的面色沉寂如水,一双沧桑老眼越发平静了。
最让周宗欣慰又寄予厚望的,就是爱女周宪。
一墙之隔,朱武却无能为力,只能听着老母痛苦低吟,忧心如焚,吧嗒吧嗒掉眼泪。
吴友娣上了些年纪,身子吃不消,进牢房当晚就高热不退,杨巧莲强忍伤痛守在一旁照料。
杨巧莲面色惨白,手抖得愈发厉害了。
朱武还想反抗,被几名武士摁倒在地,用麻绳捆结实。
朱武捧起碗筷大口扒拉着,腮帮子撑得胀鼓鼓,冷冷瞥了眼两名狱吏,压下眼皮,以免凶狠的目光为自己招来狠毒报复。
“父亲,听周仝禀报,说是娥皇在板桥店被匪人所掳,此事当真?”
齐指挥名叫齐泗,在周翎麾下担任指挥,也是他的心腹部下。
周翎刚走,两个四十岁左右的华服男子急匆匆赶来,观其相貌,与周宗颇有几分相似,正是周宗二子周敏和三子周剡。
三子周剡是个典型的江南文士,精通琴棋书画,在翰林院担任画待诏,最近还迷上钻研佛经。
周敏道:“孩儿这就回去,让各船行艄公头子暗查这几日进出江宁的船只,看能否找到劫匪行踪。”
“退下吧~”
牢狱里没啥乐子可寻,也就折磨犯人有意思,特别在临刑前,看那些囚犯哭天喊地磕头求饶,已经是一种乐趣。
两间相连的牢房内,朱武独居一间,隔壁关押着杨巧莲和吴友娣。
反正积攒的家业足够儿孙们享用一世,靠着宗亲故旧的庇护,也能保证周家富贵延续。
吴友娣就躺在牢门墙边,听到儿子的声音,缓缓睁开眼,沙哑道:“娘老了,不中用,死了也没啥,还能早日去见你那短命的爹,和你弟弟,我可怜的秀哥儿你们两口子命苦,要陪着我老婆子砍头.就是不知,亮娃子和大丫咋样了”
刘栓子兄弟因为反抗,已经被周家护卫当场击杀,割下脑袋挂在马鞍钩子上,走到江宁时,几颗人头已是生蛆腐臭不已。
这也让周宗感到些许欣慰。
过了会,厅室里响起一声疲惫、无奈的叹息。
两名狱吏提着木桶走到牢房前。
“哎哎~走走,跟他们有啥好废话的”
周敏焦急万分,却想不出应对之法,只顾着唉声叹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