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以扇会友-《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362章 以扇会友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离洪福楼不远的会英雅苑一楼大堂座无虚席,雅苑当家歌伎菱娘子站在台上,一身素白裙衫,手捧心口,眼眸含泪,低吟婉转的歌声从她口中缓缓吟唱出,伴随着琵琶、胡笳、羌笛几样乐器奏响的伴音,真把一首“众生曲”唱得哀怨满满,凄凉可叹。
数百名宾客聚拢在台边,早早订了位子的坐着品茗听曲,没抢到位子的只能见缝插针地站着,一个个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朝前望。
一曲终了,菱娘子朝四方福身拜礼,大堂里沉寂片刻,爆发出哄然叫好声,鼓动的掌声如雷,热闹的场面把气氛烘托到了顶点。
“再来一遍!”
“请菱娘子再唱一遍!”
“初听只识曲中人,再听却知众生意!一曲众生,诉尽天下众生相,当真好曲!”
有士子摇头晃脑给予点评,又引来一阵叫好声。
楼上的宾客倚靠在栏杆边朝下望来,一曲众生,听得整座雅苑宾客陶醉其中。
菱娘子在千呼万唤声里袅娜退下,接着上台的是几位操琴击鼓的姑娘,演奏的曲目是江宁城里流行的《鸿雁来宾》曲。
韩熙载之名如雷贯耳,周宪当然知道,几年前还随父亲拜见过韩夫子,只是那会她年幼不懂事,根本不知道那位慈眉善目的老者是何等人物。
朱秀惊讶拱手道:“难怪李兄气质不凡,一派清霁雅士之像,原来是担任如此清贵要职!”
周宪越发垂下脑袋,紧紧攥住衣角,看不清脸上表情。
潘美道:“昨日我去府衙大牢打听过,板桥店押来的囚徒已经被周翎接走,不知道送到何处去了。
朱秀沉吟片刻,道:“你去探明齐泗下落,确定位置,不要打草惊蛇。
周宪又气恼地道:“为何唐国不能学学大周,废除不合理的贱奴制度?”
周宪白了他一眼,小声嘀咕:“用不着夸大吹捧,一首曲子好不好,谱曲和填词同样重要。众生曲的词写得好,配合曲调,才能受到宾客追捧,可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李德明目送他们一行人离开,低头看看手里的折扇,脸上露出笑容:“褚珣?倒是个极有意思的人.”
别说李德明,韩夫子本人也肯定干过这种事。”
朱秀掏出手帕擦擦她的小脸,轻声安慰了几句。
朱秀脸色阴沉,目光冷如寒冰。
“李兄告辞!”
朱秀蹲下身,轻轻摁住朱亮的肩头,问道:“你看到了谁?”
“好,改日愚兄一定登门造访!”
“敢问贤弟,这扇子从何处购得?”李德明问。
“仙缘斋开店估计还有两三个月时间,李兄既然喜欢,就暂时把扇子拿去把玩,等到时候买了新的,你再还给我便是了。”朱秀笑呵呵地。
李德明看了眼低着头的周宪,皱了皱眉道:“贤弟这位侍女样貌怪异,只恐身染重病,还是莫要带在身边为好。愚兄家里倒有几个乖巧伶俐的奴婢,若是贤弟需要,只管带走,留在身边侍奉.”
~~~
刚走出雅苑大门,潘美忍不住捧腹大笑。
“贤萃坊的碧珠娘子也在演唱众生曲,诸位兄台不妨前去捧场!”
那晶莹剔透的脸颊嫩得能掐出水来,朱秀忍不住伸手想去捏一下。
只见胡广岳带着朱亮和朱芳匆匆跑来。
朱秀笑道:“小弟祖上是濠州人,后来跟随家中长辈经商,常年往返于开封和淮南之间。小弟在江宁城没有宅子,暂时住在洪福楼,李兄若是要寻我,只管去洪福楼便是。”
周宪瞥了眼朱秀,见他满脸讥讽,生气地问道:“江北之地,大周朝又是如何划分良贱的?”
周宪咬咬唇,喃喃道:“大周官家当真是位圣明天子.”
朱秀正色道:“自从大周立国,官家就下令不再将奴婢划入贱籍,加重了略买人口为奴的刑罚惩处力度,奴婢与主家的关系变为雇佣关系,还增添了一系列保护奴婢的法令,主家若是殴打、残害奴婢性命,奴婢甚至可以告到官府。在律法上来说,主家和奴婢是平等地位。”
周宪想到些什么,掩住小嘴惊呼:“难道是齐泗!?”
朱秀冷冷地盯着她:“谁是齐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