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薛公居正-《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388章  薛公居正

    郭威扫视众臣,目光落在王殷身上:“卿怎么看?”

    王殷忙打起精神,起身走到殿中,揖礼道:“臣也认为朱秀乃是我朝臣子,再犯天大的罪过,也应由我朝法司审理。伪唐割据一方,还敢称帝称尊,与我中原平起平坐,实在狂妄!

    天朝臣属,岂能由下邦小国判决生死?况且李璟屡屡觊觎中原,前与李守贞、李彝殷眉来眼去,现在又和慕容彦超有所勾连,实在可恨!

    臣请官家借机敲打李璟,让他老实安分些,不要再做还都长安、洛阳的白日梦!”

    魏仁浦、符彦卿、王峻等重臣不约而同地点头,王殷这番话说到了他们心坎里。

    李璟小动作不断,但凡中原有些许动荡,他就频频联络伪蜀孟昶、定难军李彝殷甚至是契丹人,千方百计给开封朝廷找麻烦。

    当年平定李守贞叛乱时,郭威就差点吃过苦头,好在有朱秀相助,让他有机会奇袭蒲州城,大大加快了平叛进度。

    否则战事一旦拖延下去,淮南之地的唐军必定不安分。

    伪唐占据长江之险要,又有淮南之地作为前突阵地,随时可以出兵袭扰颍州、蔡州等地,威胁开封安全。

    欲要巩固中原政权安稳,必要夺下淮南之地,把防线推进到长江北岸。

    “李璟小儿,等朕腾出手来,必要好好教训他一番才是!”郭威恶狠狠地道。

    薛居正低下头默默估算片刻,抬起头目光灼灼、言辞凿凿:“三年!我大周还需要三年时间,休兵养民!先征淮南控扼长江天险,威压唐国收缩江北防线,使之牢牢困守江南不得动弹!

    其后,再视形势变化,决定南北先后,攻略各方!”

    “微臣薛居正叩见官家!”

    薛居正肃然叩拜,又多问了一句:“官家可是想对淮南用兵?”

    王殷知道王峻在刘汉朝担任京兆盐铁都监时,和当时在泾州的朱秀有过矛盾,且结怨颇深。

    王峻哂笑道:“让一个小小从事出使江宁,伪唐岂不笑我中原无人?”

    “王令温留下,其余诸卿退下吧!”

    王殷如此说话,既不得罪王峻,也不得罪魏仁浦等人,等朱秀回来,还要感谢他仗义执言。

    “你你你~~”王峻气得脸色涨红,“我王峻一颗忠心天日可鉴,从来不曾对官家欺瞒过半点!”

    薛居正笑了笑,拱手道:“王枢密乃我大周股肱之臣,对官家忠心耿耿,否则也不会坐上枢密使高位!

    “臣薛居正,领旨!”

    薛某当时谏言,并非故意与官家为敌,而是为刘汉江山着想。

    皇帝的轻笑声带着些戏谑之意,薛居正抬起头看了眼,平静地道:“汉乾祐三年,臣时任开封府判官,因逮捕一名擅自动用私刑迫害百姓的侍卫司将校,得罪时任侍卫司指挥使史弘肇,被其打压贬黜至刑部比部,担任从事至今。”

    正所谓上国使臣不拜下国君主,朱秀身为大周臣属,生死岂能由江南伪朝廷决定?

    否则,置大周、官家、我等臣子的颜面于何地?

    别看江南承平日久,看似团锦簇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但在开封朝臣的心里,伪唐不过是趁乱而起的割据藩镇势力,最终肯定是要归于一统的。

    王令温轻声道:“官家,王殷私藏掖廷宫女之事”

    魏仁浦淡笑道:“我大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个小小从事照样能担负起国朝使臣的重任!”

    薛某如今是大周臣子,所效忠者唯有官家!

    官家有问,臣有所答,不敢隐瞒分毫,此乃臣一片忠君赤诚之心!

    敢问王枢密,若是官家有话问你,你是否也能毫无隐瞒地坦诚相待?如果有所隐瞒,是否构成欺君之罪?”

    诸卿,你们觉得派谁去最合适?”

    郭威摸着颌下扎手硬黑须,微眯的眼睛里充满欣赏,暗暗在心里点头。

    朕还有手谕一道,你带去交给朱秀。

    党项人早有自立之意,只是一直没有等到合适机会。

    薛居正拱拱手:“回禀官家,臣虚年四十。”

    这趟出使江宁事关国威,不容有失,所派之人一定要能展现出上邦威严。

    郭威道:“你也是官宦人家出身,清泰年间便已登第进士,为何至今还是一个小小从事?”

    王殷对自己的发言很满意,躬身行礼后回到位子坐好。

    但是他说话的角度相当讲究,没有一味强调朱秀个人的能力和功劳,而是站在大周和南唐的国家地位、关系上发言。

    “哈哈~当时史弘肇受托孤之重,掌握禁军兵权,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你竟敢上书说他不配当禁军统帅?

    说起来,当年高祖驾崩前,还是朕举荐了史弘肇担任侍卫司都指挥使。

    这薛居正的确非同一般,今日过后,如果他能平安从江宁回来,未来这大周朝堂之上,必有其一席之地!

    能人太多,朝堂竞争越发激烈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