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莫问前程-《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朱秀正色道:“看得出贵国朝廷想极力还原当年太极宫里的盛景,但可惜物是人非,这兴唐宫只得其形,未得其神!真正的大唐盛世风貌,从来不是看宫室有多富丽堂皇,皇宫占地有多么广大。”

    而郭威作为河北会战最关键的人物,在契丹人退兵后声望达到顶峰。

    “不错!任何一个王朝,只要能做到前三点,就一定能创造一个远迈汉唐的盛世!但只有做到第四点,才能保证盛世不衰!”朱秀语气坚定。

    唯一能威胁到大周的,只有北方的契丹人。

    “多谢朱兄指点迷津!朱兄放心就是!”

    朱秀望去,咂嘴道:“贤弟要我说实话?”

    这一瞬间,朱秀心里油然而生出作为大周臣子的自豪感。

    大周虽然立国不久,但因为几乎全盘继承了刘汉江山,所以国家实力基本没有损失。

    他忐忑的心情也代表着唐国朝廷上大多数臣子,其原因就是,唐国自上而下,还未想好如何与新生的大周王朝相处。

    紧随其后的是定难军李彝殷,党项人也颇为识趣,果断投入大周怀抱,上书表示愿意替大周朝永镇银夏。

    李从嘉呆愣住,站在原地不动。

    刘崇占据太原自立,河东闹分裂,的确影响颇大,但对于整个大周而言,只不过是一处脓疮,疼痛却不致命。

    石敬瑭靠割地认爹立国,刘知远看准时机率先入主开封,高举驱逐契丹人恢复汉统大旗,收拢人心。

    李从嘉回过神,急忙追上前:“朱兄之意,我们不应沉湎于大唐辉煌,而应放眼于未来?”

    李从嘉诚恳地揖礼。

    朱秀笑了,李从嘉终归是长大了,懂得为自己的前途未来做打算。

    四年前,耶律德光统大军南下,郭威奉刘知远命率军在河北与契丹人周旋,最后耶律德光病死镇州,契丹人退回燕山。

    之前李守贞在河中叛乱,孟昶派遣蜀军出兵汉中,本想趁机侵吞关中、河西之地,哪知蜀军在岐州接连受挫,惹得郭威亲自统兵坐镇岐州,蜀军白白损失几万兵马,却半点便宜没占到。

    所以等到大周立国,孟昶第一时间派遣使臣进入开封朝见郭威,递交国书,愿意奉大周为宗主,四时节令进贡不怠。

    李从嘉一双重瞳满是幽怨,好像在说,你大周兵马咄咄逼人,都快把刀架在我们脖子上了~

    朱秀摊摊手:“六郎可别这么看我,这一系列军令都是出自我朝陛下之手,冤有头债有主,你要怪只能怪他,与我无关!”

    朱秀笑了笑,手掌轻轻搭在他宽厚肩膀上:“纵使山河色变,朋友情义不改!”

    朱秀顿了顿,拍拍李从嘉宽厚的肩膀,笑道:“其四,便是想想如何在安逸富足里保持谦卑勤奋,在盛世繁华下保持警惕清醒,须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谓大唐风貌,放在整个历史长河里不过是昙一现,只因它过于绚烂,才被人怀念至今。

    “朱兄直言便是!”

    一家子整日坐在池凉亭里打牌,不愁吃喝,欢笑声不断,倒也过得悠闲。

    李从嘉眨眨眼,露出憨厚的笑颜,心情一下子变得明朗了许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