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紫云楼-《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届时,徐铉、李从嘉,周宗一家都会出席。
“得嘞!小郎君放心,交给我们便好!”
“自营马舍,代拴坐骑!
李从嘉道:“街上行人太多,车马难行,交给拴马倌找地方停车去了。”
“朱侯爷无需多礼。”
李德明手里拿着朱秀赠送的精美折扇,笑吟吟地道:
她常年有腿寒的症状,湿气重遇冷时两条腿就疼得厉害,有时难以落地,勉强走路只能弯腰驼背,久而久之把腰杆也弄坏了。
李德明微笑道:“朱侯爷当日深陷囹圄,依旧有闲心听曲,这份从容镇定叫人佩服!”
他们相处时日不算长,但从一个眼神,一个笑容,更多不经意的举止间,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母亲对儿子深沉的情感。
四年多来,他度过了一个最温馨踏实的节日。
“那就是文人相轻,韩老头瞧不上你的诗作!”潘美一脸恍然。
开封城与之相比,多了些严酷冷肃之气,随处可见的巡街使、府衙差役、坊市兵丁,使得整座都城的气氛趋于严肃。
“总之朱兄作为晚辈,能忍让的地方还是尽量忍让,韩师年纪大了,脾气急躁,可别真惹他老人家动怒.”
也是今日筵席主角。
儒雅老者微微一笑,捻着须目光平和地看着朱秀。
韩熙载捻须冷哼道:“老夫从不在意什么名声形象,也罢,今日老夫和你朱文才皆是客人,还是先见见主人再说!请吧~”
一个少郎利索地挽起缰绳,另一个拿笔往舌头上蘸了蘸,在三块木牌上写下马匹编号毛色特征。
这声母亲,比他预想的来得早。
朱秀写了回帖,表示自己一定会准时赴宴。
“朱兄!”
“某来介绍.”徐铉侧身让开,刚要说话,朱秀跨前一步,率先揖礼道:
“德明兄,洪福楼一别,没想到今日再见。”
能让李德明堂堂状元尊称为师的,自然就是名传江左的韩熙载韩夫子。
少郎指了个方向,朱秀望去,只见远处偏街拐角,竖立一杆幌子,上面隐约写着几个大字:洪记宝马寄放
几人相视而笑,都对这寸步难行的瓦子街道感到无奈。
“哪里哪里,德明兄堂堂状元,这扇子经兄把玩,沾染状元财气,如果他日德明兄不要了,可记得还给我,打着德明兄的旗号转手一卖,还能净赚不少!”
朱秀大翻白眼,嘴唇启合轻吐:“放屁!”
“呃~”朱秀愕然,头次见面,这韩夫子是想跟他打一架吗?
朱秀哭笑不得:“不可胡说!韩夫子虽然只有李德明一个弟子,但他从不吝指教后辈学问。”
卖人的、球的、枣糕的、各色粽子的、造型各异的白团兽果的,叫卖声不绝。
从此后,这世上,他不再是孤苦伶仃之人,他有老母、有兄嫂、有侄儿女,有一个小家族需要他维系、保护。
“晚辈朱秀,见过韩夫子!”朱秀面色一肃,恭敬揖礼。
朱武咂嘴,来到江宁半月,增长的见识比他前二十八年的人生加起来还要多。
朱秀更加在意的是江宁城宽松的营商氛围,直接促使了城市手工商业的兴盛。
“你二人乘车来的?”朱秀拱手见礼,笑问道。
李德明后退一步,拱拱手无奈道:“恩师您也看见了,这朱侯爷口才之伶俐,徒儿却是及不上的.”
韩熙载微笑颔首,受他一礼,算是默认了和朱秀之间,长辈晚辈的身份次序。
朱秀好笑又无奈,赶紧劝阻道:“两位哥哥稍安勿躁,韩夫子乃是真正的高洁清正之士,他要教训我,我听着就是了,无需动怒!
况且,论嘴皮子功夫,韩夫子可不一定说得过我!”
潘美大笑:“那倒是!这天下没见过比你小子还能鬼扯忽悠之人!”
朱武呵呵道:“嘴皮子功夫也是功夫,俺兄弟就是厉害!”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