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才高不过朱文才-《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咦?不对,还有一个.

    朱秀微微低头瞟去,只见周宪杏眸含光的痴痴望着他。

    李从嘉嬉笑道:“朱兄才思敏捷,想必心中已有腹稿。”

    “唉~”忽地,韩熙载长长叹息一声。

    徐铉叹息道:“尊师四有先生这首诗,是在提醒天下为官者,不可忘却百姓之苦啊!”

    李德明摇头惋惜:“只恨无缘得见隐士高人,若能聆听教诲,可慰平生啊~”

    周宗白眉微挑,笑而不语。

    说罢,韩熙载自个儿哈哈大笑起来。

    韩熙载年轻时以犯言直谏著称,怼天怼地怼皇帝不是没干过。

    说了,就会站在整个江南官僚地主阶级的对立面。

    朱秀一脸忧愤地四十五度角仰头,眼睛偷偷四下里扫了扫。

    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

    但是他却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徐铉佩服道:“如此才情,我江南士人不及也!”

    又或者说,他本身就处于这个阶级,怎么能做出自毁根基之事?

    徐铉也沉默,他也知道原罪在谁,也认同朱秀所言,但他本身就是士族出身,有天然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

    “咳咳~”周宗咳嗽几声,捻须道:“文才如此年轻就懂得心系百姓,属实难得呀~”

    朱秀摇摇头,指了指西边:“早已去了西方极乐。”

    “正是。”朱秀微笑。

    周剡已有七八分醉意,根本没听清楚朱秀说话,手扶额头醉眼朦胧,口中念叨着佛经。

    朱秀笑道:“恩师年轻时,曾经在檀州密云县出任县官,一日观墨竹图有感,作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而后辞官挂印而去,从此隐于山野之间,潜心学问,再不过问官场仕途。

    朱秀不会傻到要跟整个官僚贵族阶级作对,他本身就已经成为这个阶级的一份子。

    希望他用北朝来客的身份,做些促进两国友好和平的实事。

    封建时代一日不结束,这种循环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封建时代争论所谓平等、人权是没有意义的,农民起义造反也不过是为推翻旧的官僚贵族阶级,把自己变成新的官僚贵族阶级。

    朱秀挠头,心里苦笑连连,没想到韩夫子拿这件事起哄。

    韩熙载看看朱秀,又看看周宪,忽地笑道:“听说文才进宫时,当着官家面承认对周娘子存有爱慕之意,老夫看你二人年岁相当,颇有金童玉女之像,不如趁此佳节,文才作诗一首,当众表明心迹!

    潘美摇头晃脑:“四有先生何等人物,他写的诗自然好!”

    一旁的几案传来周剡迷迷糊糊的声音:“‘佛、法、众僧无有差别,三宝性相常乐我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