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为王令温代笔-《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407章 为王令温代笔
在太傅府用过晚饭,回到鸿胪寺天色已暗。
问候过老母兄嫂,朱秀准备回房泡个热水澡,而后早早歇息。
宿醉留下的后遗症开始显现,还在太傅府时朱秀就感觉精神倦怠,在竹林听周宪弹琵琶更是差点睡着。
回到卧房,朱秀哈欠连天地宽衣解带,胡广岳准备去吩咐仆从伺候汤沐。
一道黑影突然从梁上跃下,直扑朱秀而去,胡广岳凄厉地拔刀怒吼“有刺客”,同时奋力往前一扑,准备用自己的血肉之身保护朱秀。
“朱侯爷莫惊,是老夫!”低沉沙哑的说话声在朱秀耳边响起,慌忙扭头一看,一张扔进人堆就找不出的枯皮脸映入眼帘,正是王令温!
“哐哐”两声推门响,潘美和几个第五都军士焦急冲进屋,几口光寒闪闪的尖刀对准王令温。
“住手!”
朱秀赶紧高举双手大喊,两鬓微微冒出些冷汗。
吞了口唾沫,眼睛斜瞟,王令温此刻就站在他斜后方,相距不过尺长。
若真是刺客,这会儿他已经是个死人了。
朱秀心里淌过暖流,竟然生出一种君恩深重,万死以报的激动和冲动。
见朱秀脸色犹豫,王令温沉声道:“来时官家嘱咐,务必不惜代价将你平安送回开封!
换句话说,这江宁城里,武德司半年经营所得可以不要,近百名察子可以不要,就连老夫也可以葬身于此,但你却是万万不能有事!”
在下有一个初步想法,或许能借助这场战事脱困,甚至有机会让唐军沉陷湖南地境,轻易无法抽脱开,最大限度消耗唐军实力。”
朱秀感佩道:“官家真乃仁君啊!此事我在江宁也听说了,大量淮南百姓受我朝仁政吸引,举家渡河北迁,为此唐主还下旨封锁关隘,严查逃户,一经查处加以严惩。”
“告辞!老夫去也!”
淮北诸州县上奏说,淮南百姓知道我大周仁政,不少百姓拖家带口,甚至不惜放弃田籍,渡河迁入我大周境内安家。
用自己的命换别人活命,朱秀绝对不会乐意,也肯定不会干。
王令温从怀里取出一枚半个手掌大小的金牌,交给朱秀:“此乃御赐武德使金令,见令如见老夫,如若有事,持此金令到广运船行,自会有人禀报老夫。
王令温饶有深意地看着他:“原来朱侯爷早就想好如何在江南布局。”
朱秀正色道:“当然有关系!唐国此次倾力灭楚,从唐军战事进展,可以推测其战力、军备、将领素质、后勤给养、民夫征发、军粮筹措等等关键信息,可以加深我朝对唐国的了解,为将来两国可能爆发的战事做准备!
这些,在下原本想等到回开封,再详细奏明官家。
官家说,淮南百姓必定受伪朝廷压榨,日子过不下去,才铤而走险渡河北迁。
朱秀笑着客气两句,心里痛骂不止。
这块做工精致,纹繁复的金牌,代表的是皇权授予武德司的法外特权。
王令温淡淡道:“老夫突然想起来,还有些事需要请教朱侯爷。”
朱秀说的口干,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清清嗓道:“王使司觉得在下提议如何?”
此种情形若不根治,世道必将大乱。
故而,在下建议王使司多多关注江南民生,从田制、门阀士族兼并田地、收拢佃户,以及富者贫者生存现状等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大肆宣扬我朝仁政,挑动民怨,加深江南百姓对唐国不满情绪,一面在适当时机收买州县官吏,拿捏其把柄,等到将来两国边境战事再起,便可以加以利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官家知道后大悦,下旨令淮北州县安抚北迁百姓,按照垦田落户令,一律给予优待。
朱秀微笑,谦虚中带着些许得意。
哼哼~可恶的糟老头子,趁火打劫抓小爷的壮丁,你也别想偷懒耍滑。
如果情势危急,武德司要做的,就是用尽一切力量和手段,来换取朱秀活命。
“呵呵,这首曲子的正是出自在下之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