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与薛公论商-《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廊庑下,朱秀负手侃侃而谈。

    “呵呵,广和商汇的大东主吴大签也是泾州人,与我有旧。”朱秀笑道。

    “原来如此。”薛居正恍然,倒也立马反应过来,这广和商汇和朱秀的关系只怕不简单。

    作为受传统科举教育出身的官员,薛居正认为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要明定法度,清明吏治,大力发展农事。

    但凡有点门路的都能猜到,吴大签既然是泾州人,靠着广和发家致富,打造出广和商汇这么一大产业,背后恐怕和泾州彰义军的支持脱不了干系。

    可是今日听了朱秀一席话,薛居正对所谓商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商贾趋利乃是天性,无可避免,为了获利,如果不加以约束,必将不择手段。

    盐铁、茶酒、马匹等重大战略物资都是由朝廷所设的都监代管,官办经营。

    吴大签招募工匠,借鉴造纸术发明了一种把蕉叶软化又能保证韧性,三五天内不会发干的新技术,专门用来制作包裹软的蕉叶。

    至于商贾,不过是一群逐利之徒,最大的用途,就是作为官府漕运、陆运力量的补充,把大宗货物贩运到各地州县。

    “薛公言重啦,你我相互探讨便可。

    朱秀笑道:“广和铺子的果点心用料考究,食材新鲜,开封作坊有一百余人,每日制售,保证货品从出产到售卖不会超过三日。

    他是正经科举出身,又常年担任刑律官,对于如何经商做生意一窍不通。

    薛居正垂手肃立,仔细倾听,上身微微前倾,紧锁的眉头不曾舒展分毫。

    不论任何一种产品,广和铺子都能保证做到同类里的最优,这才是广和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定远侯请!”

    二人相视而笑,沿着廊下并肩而去。

    他们还要闭门商谈此次与唐国君臣会面事宜。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