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请王使司助我-《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414章 请王使司助我
马车驶出宫门时,天空下起淅沥小雨。
生锈的车轴发出“吱叽”声响,潘美驾车听得烦了,忍不住低声抱怨。
马车驶过街角往鸿胪寺而去,雨势渐急,大街上满是奔跑避雨的行人。
忽地,一个戴斗笠的身影靠近马车,立时引起潘美警觉,一手按刀,一手举起马鞭就要朝那人影挥打。
“老夫要见朱秀!”
人影止步,抬起头来,斗笠下露出王令温的脸庞。
潘美悻悻地放下鞭子,掀开车帘,王令温手扶车辕轻轻一跃进了车厢。
潘美放下帘子,警惕地四处看看,确定没有异常,才挥舞马鞭抽打马臀,赶着车继续往前走。
车厢里,朱秀看着面前老者,递过去一块干毛巾:“王使司要见我,也用不着在大街上淋雨苦等,进鸿胪寺找处无人的房间歇息,等我回去再见也不迟。”
王令温没有接毛巾,摘下斗笠,昏暗车厢光线下,他的脸色略显阴沉,上身被雨水打湿大片。
王令温当天夜里就离开江宁赶赴长沙,翌日一早只送来一张字条,说是消息已经送回开封,不消几日就能让官家知道。
其实蓄养鸽子也是藏锋营一直在做的事,只是想要训练一批可靠忠心的鸽奴不容易,还需要时间慢慢孵化。
朱秀道,“边镐轻敌冒进,把收降的上万楚地兵民安置在长沙城,而边镐在长沙还未彻底站稳脚跟,就率军进攻衡州,只留亲信部将守备长沙。
周宗已经答应助我逃离江宁,今日我也已经向唐主表明投效之意,只有让唐主相信我的诚意,他才有可能允许我走出江宁。
透过车窗缝隙,朱秀目送王令温消失在人堆里,长长地舒了口气。
总的说来,五代中原王朝,就没有正式册立太子的传统。
朱秀倒也不奢求郭大爷一即位就确定柴荣的储君地位,但大周立国已过半年之久,可柴荣却连开封也不能去,这就让人心里打鼓。
“对了,老夫现身江宁之事,切莫跟薛居正提及。”
朱秀不知道王令温会如何向郭大爷禀报江宁之事,从昨日马车叙谈来看,这老头子应该不会违背承诺,告他的黑状。
记得前世读史时,史书里的确有这么一段记载。
“呵呵,王使司还真是一点不客气。”
之前王令温含糊其辞的说,武德司在开封网罗了一批鸽奴,经过筛选训练,已经安置在从开封到江宁的各处据点。
心里却狠狠吐糟,薛居正这是表明态度,他不管朱秀究竟是要留在江宁,还是想办法逃回开封,他只负责作为沟通桥梁,和唐国达成和平协定。
可现在置身于历史事件当中,朱秀才觉得这个不起眼的小插曲不简单,背后说不定有隐情。
王令温重重抱拳,戴上斗笠就要下车。
刘知远的两个儿子,魏王刘承训,隐帝刘承祐,其实也没有当过太子,只在朝野间把他们看作储君。
潘美探进脑袋,瞪着眼小声道:“王令温是武德司的头头,武德司察子众多,我担心与他太过接近,咱们的秘密守不住。
更何况连皇帝都朝不保夕,空有太子名目,而手中无实权也无意义。
这件事不简单,官家的心思.我也有些拿捏不准。”
这批降卒还未彻底归心,否则马氏旧将刘言、王逵等人,不可能轻易策动降卒反叛,甚至一举杀出城去。
朱秀头疼地嘀咕一声。
后晋石重贵也没有当过太子,他只是石敬瑭的侄儿,石敬瑭死前甚至不打算传位给他,而是想传给亲儿子石重睿。
只有离开江宁,我才有脱身的机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