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长沙生乱-《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416章  长沙生乱

    自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封武安军节度使马殷为楚王起,长沙升格为府,成为南楚国都。

    历经马氏四十余年治理,长沙城倒也繁华一时,都城人口一度接近十万之众。

    可惜自从四年前马希范病逝,南楚便陷入众马争槽的局面,战乱不断,而长沙作为争权中心,短短数年里经历无数次大火焚毁、内城巷战,硬是把一座繁华的长沙城打得残破不堪。

    唐军主帅边镐攻占长沙,留下亲信副将王邵颜率领一军守备城池,弹压俘虏,自己则率领大军进兵衡州。

    长沙城里有上万南楚军民俘虏,包括一大批马氏旧将,和一批对马氏忠心耿耿的溪州蛮民。

    数日前,马氏旧将刘言、王逵、周行逢策划了一起变乱,率领两千余楚军俘虏杀出长沙城。

    为此边镐派人赶回长沙,严厉斥责王邵颜,命他看押好俘虏,如果再出乱子,就要依军法从事。

    王邵颜四十余岁,金陵人,和边镐是同乡。

    江南乡党之风盛行,军中也不例外。

    王邵颜武艺平平,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战功更是寥寥,凭借忠心卖力受到边镐重用。

    如此一来降卒们愈发恐慌,也不敢上报疫病,反而导致疫病扩散蔓延。

    不知何人,嘶吼着喊出口号,却在第一时间惊醒降卒们。

    孙朗急忙转头望去,只见王邵颜果然气急败坏地从城楼里赶来。

    就连城头之上的唐军也感到心惊,赶紧派人禀报王邵颜。

    王令温微眯着眼细细看完,把密旨平铺放在桌子上,坐在一旁沉思。

    王邵颜很恼火,他决定揪出几个领头者当众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甚至有穿唐军衣甲的军士想要打开瓮城门,被其他唐兵拦下后暴起杀人。

    “这帮畜生!欺人太甚!”孙朗高举拳头怒吼,愤怒的降卒们一拥而上,砸翻粥桶,把几箩筐糠皮做成的硌嘴馍馍踩烂。

    城楼两侧的女墙下,还吊着几具尸体,全都只有半截身子,发黑的肠子内脏晾在外面,白森森的脊骨露出一大截。

    可是在江宁与朱秀深入交谈后,王令温知道自己的看法太过浅显了。

    王令温对此丝毫不意外。

    结果却是他和姗姗来迟的王邵颜爆发火并,而刘言等人顺利一路杀出城去。

    整座瓮城,如同人间炼狱。

    王邵颜干脆下令,凡是有疫病爆发的营帐,其内降卒不论是否染病一概处死,再把尸体连同帐篷焚烧。

    四面光秃的土屋里,王令温从怀里拿出一个竹筒,双手高捧过头顶,鞠身往开封方向拜了拜,而后检查密封火漆无误,才割开火漆拧下盖筒,取出里面的密旨。

    此次刘言等楚军降将叛乱出逃,害得他被边镐派人骂得狗血淋头,王邵颜甚是恼火。

    王令温看看摆在面前的两份密奏,笑容诡异。

    这里是唐国与南楚交界处,也是最靠近长沙城的唐国关隘。

    他又从怀里拿出两份还未写完的密奏。

    城关夹山而建,地势狭小,多是邸店和食肆,方便往来商旅落脚。

    一间不起眼的邸舍内,王令温一身粗麻短褐,打扮得像个城关里最常见的贩夫走卒。

    旨意是官家亲笔所书,命他看完后当场焚毁。

    不知是谁,率先在愤怒的降卒里喊起口号。

    “弟兄们杀啊!逃命去啊!”

    “一群该死的楚蛮子,想造反不成?”

    二是严密监视朱秀举动,一旦察觉朱秀有贰心,假戏真做投效唐国,那么就不惜一切代价取其性命。

    惊变发生在须臾之间,无人反应过来。

    瓮城西南角的死尸堆腐烂恶臭数十日之久后,王邵颜才想起把这些尸骨堆焚烧处理。

    五日前,长沙变乱的消息传来,城关守将慌忙下令封闭关口,严禁出入,同时急报袁州防御使,把长沙消息上报朝廷。

    边镐说,唐军想要攻占南楚,不光要在武力上打败,更重要的是收降人心。

    连日来唐军对降卒的看管严厉了许多,动辄打骂,轻则皮开肉绽,重则枭首示众,南楚降卒深深恐惧,却也仇怨愈深。

    动乱从城北迅速蔓延开,长沙城四处起火,喊杀声充斥全城,唐军旗帜从城头掉落,残破的楚军战旗重新悬挂起。

    每日夜里都在死人,王邵颜只是命降卒们自行把尸体抬到瓮城西南角丢弃。

    一声惨嚎,王邵颜口吐鲜血,竟然一头从城上栽倒,坠入瓮城!

    城头响起刺耳的铜锣声,大批唐军弓弩手赶到,从四面城头围拢,把一支支锋利的箭簇对准下方瓮城。

    这声突兀的怒吼声引起降卒们热情共鸣,纷纷挥舞拳头发出咆哮,愤怒声仿佛要将整座瓮城推倒、湮灭。

    相比较起来,唐国枢密院下设的典事司,简直就是一群酒囊饭袋之徒,和那群废物交手久了,王令温都担心武德司埋在江宁的察子也堕落成一群废物。

    思索片刻,王令温拿起那份密旨,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云龙金笺纸迅速燃烧化作一堆黑灰。

    瓮城四面鸦雀无声。

    他叫孙朗,原是马氏旧将咸师郎的部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