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这朋友没白交-《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李从嘉摇晃脑袋:“今后若有机会,我也想去开封一游,到时候就得劳烦朱兄了。”
可生在这天下动荡的大变革之际,他的许多才华将注定被埋没,一腔热血和美好希冀终将落空
朱秀心里默叹,希望徐铉无病无灾,安享长寿,活到天下一统之时。
出逃计划还未定下,先给她们打预防针,以免到时候惊吓过度。
李璟大笑,不以为忤逆,反倒很高兴,这说明朱秀当真有心留在江宁,不会再想着回开封。
朱秀干咳一声,十分想说我还真就是这种人
朱秀沉默了,惨淡一笑:“如果不假意屈从,我只怕这辈子也走不出江宁。”
“秀哥儿,这几日周娘子早晚各来打个招呼,除此外一整天不见人影,她可是嫌咱们住在府上搅了清静?”
王峻这家伙极力阻止柴荣回京,可见其内心有多不安分。
吴友娣叹口气道:“周娘子长得俊,家世又好,人也贤惠,简直挑不出毛病,她若是能嫁给你,是咱朱家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偌大个太傅府,因为朱秀一家的入住热闹了不少。
朱秀小兵过河昂首前进,瞥了眼专心致志的朱武:“兄长也觉得丢人?”
现在他当了吏部尚书,又挂参知政事衔,有副相之称,就想照搬安定县那一套,在江南推行改革。
徐铉捻须微笑:“朋友相交,贵在知心,无关立场。”
朱武抓起几颗寒瓜子扔进嘴里咯嘣嚼碎,含糊道:“丢啥人人家老太傅客客气气,府里吃喝不愁,好过着哩!”
徐铉兴致勃勃地拉着朱秀坐到石桌旁,向他请教筹建乡镇府衙的问题。
这是注定不可能办成的事。
“谁说不是呢~”吴友娣满面愁容,“娘这心里是又高兴又害臊啊~”
朱亮忿忿不平,只能在老娘镇压下气鼓鼓地坐下听书。
朱武得意道:“能娶上媳妇就行,要啥脸皮.”
二人拜见过吴友娣,拉着朱秀走到一旁。
杨巧莲识字有限,想要把一本志怪神魔故事讲得绘声绘色难度不小。
“嘿嘿!兄长和小弟想一块去了!”朱秀哈哈一笑。
“文才今后回到开封,与王峻同朝为官,还是尽量与人为善,最起码保持表面和气,同僚之间不要闹得太僵。”徐铉嘱咐道,这也是他秉持的为官之道。
这可不是刚才偷偷抠眼睛装出来的,而是真真切切的感动。
吴友娣和杨巧莲面面相觑。
你朱秀岂是为一区区美色就蒙蔽心智之人?”
朱秀看着他们,咧嘴一笑:“朋友之间不言谢,将来必有所报!”
徐铉紧紧看着他。
朱秀和朱武摆弄象棋,杨巧莲捧着一本崭新的《大唐西游记》插画版,有些费劲地为朱亮和朱芳讲解书中故事。
朱秀假装没听见,杨巧莲讲得嗓子眼冒火,反倒还不受儿子待见,大为光火,不客气地在朱亮瓦片头上扇了几巴掌。
自古皇权不下乡,安定县之所以能推行县—乡镇两级官署办公制度,根本原因是朱秀掌握了彰义军兵权,一面以强权弹压,一面又以盐利、税赋优惠为吸引力,软硬兼施,才让地方宗族势力妥协。
原本他们三人在泾州相识、结交,全都是朱秀一手设计出来的结果,更遑论朱秀还从徐家坑了三十万贯钱。
徐铉和李从嘉一言不发,眉头紧皱,反倒是朱秀悠闲地负手走在前,见到有蜜蜂盘绕朵,上前凑近观察。
他二人不说话,朱秀倒也不急。
以他的性格才情,如果出身在太平盛世,遇上一位开明君主,必定是流芳百世的一代贤臣。
李从嘉生气道:“朱兄莫要小看人,我李从嘉宁死不肯出卖朋友!”
李从嘉瞪大一双重瞳眼:“这么说,朱兄承认与周娘子成亲,假意投效全都是缓兵之计?”
李从嘉涨红脸:“朱兄、朱兄此言太过伤人!小弟岂是那种负义之徒?徐先生更不是!”
“呃~”徐铉愕然,“王峻还是算了,只恐是宋齐丘一流的人物。”
“朱兄,我们有事要跟你说。”李从嘉胖脸严肃。
李从嘉笑话道:“难怪朱兄总说王峻不待见你,谁叫你成天在背后编排人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