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余波未平-《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七年前他率军攻打邵武,遭遇闽国军队顽强抵抗,又差点被赶来支援的敌军合围,拼死冲杀才突破险境。
朝中一帮御史,哪个不是三妻四妾,外室更不知有多少,有何资格说本王.”
李景达夺过册子迅速翻看,越看越发惊怒。
“徐先生也患上咳疾了?”李从嘉惊讶地看着他。
李景达对他耳语叮嘱一番,老太监低声问了几句,拱手告退。
太子对他二人许以重利,又拿儿子做要挟,郑氏自然乖乖就范。
“嘿嘿~王峻的手未免伸长了些,连武德司也想管管。”
徐铉道:“殿下如何看待朱秀举家出逃一事?”
李从嘉胖脸划过一丝慌乱,急忙否认道:“侄儿冤枉!朱秀欺君犯上,竟敢私自出逃,犯下大逆不道之罪,侄儿怎敢枉顾国法,与逆犯同流合污!”
李景达喝了口茶,不以为意:“逃便逃了,又能怎样。朱秀此人确有才干,只可惜心不在我大唐。
“郑氏有何异样?”李景达语气发寒,一个在府中多年的仆妇,难道会是害他染疾的凶手?
老太监低声道:“老奴发现,郑氏每个月告假三日,几乎都是在月末,而且每次都是去采石矶”
说到此,李景达突然感慨似的咂咂嘴,似乎对王妃偶尔几次下厨记忆深刻,表情十分耐人寻味。
这廖昌竟然是郑氏的娘家表兄,两人幽会竟然已有两三年之久,而且郑氏似乎还为廖昌偷偷生下孩儿。
王令温面无表情,听着手下人汇报审问情况。
“防患于未然,殿下还是彻查一番为好。”徐铉坚持道。
“王府内宅主厨皆为妇人,王妃有时也喜欢亲自动手,制作一些肉干糕点.”
“殿下放心,老奴这就去办。”
徐铉和李从嘉相视一眼,道:“敢问殿下,这咳疾是何时发病的?”
老太监再度奉上册子,低声道:“老奴派人跟踪,发现郑氏在采石矶与一男子幽会,此人名叫廖昌,乃是东宫卫率府军士.”
你们知道,我自幼习武,身子一向强健,寒冬腊月只穿一件单衣,也不会着凉。
王令温派人秘密擒拿杜夷,一番严刑拷打,只等他招供。
王令温想了想,点点头,站起身往外走:“别弄得太脏,尽快出城再说。”
太平时节,采石矶渡口船帆遮天蔽日,往来商贾多不胜数,水道十分繁忙,因此也形成一座繁华的渡口小镇,比下游处的板桥店热闹太多。
爆竹间隙,货行堂倌找到查桧,凑近耳边大声禀报。
很快,房舍里传出一声闷哼,几人收拾干净,挑起装满枣子的箩筐,随王令温出城。
“这”李景达犹豫是否有这个必要。
“东主,俺都打听好了,清淮军里的确有个叫做郑冲的,却只是个小小队正,听说是上个月才招募入伍的。”
李景达气得直翻白眼,好个不懂事的小六子,不知道给他老叔留些面子。
“王府内宅厨工,譬如平时负责洗剥、筛检、蒸煮之人,还有几个掌勺主厨,四叔可曾一一审查过?”李从嘉问道。
听着老太监的汇报,李景达渐渐回忆起来。
徐铉和李从嘉相视震惊,李景达三言两语,竟然就把朱秀一家出逃一事的内情,说个八九不离十。
如果真是杜夷泄密,那就说得通了,只是杜夷就该千刀万剐。
老太监语气幽幽。
李弘冀率领滁州兵对朱秀家眷穷追不舍,本就让他心中生疑,按照计划,他们本可以悄无声息地来到寿州汇合。
李从嘉眨巴眼,小声道:“可是小侄听说,父皇接到太医署禀报后很生气,派宦官到齐王府,遣散了媵妾十二人”
在书房静坐一会,李景达找来王府管事太监,是个五十多岁的老阉宦。
此后郑氏进入王府,一直在内宅灶房做工。
只是过个一年半载,毒性累积,中毒之人必死无疑!
徐铉有些尴尬,一个劲递眼色。
徐铉沉声道:“殿下可曾派人检查过王府之内的衣食起居?特别是饮食,稍有不慎毒物入口,悔之晚矣。”
也不知是他随口一说,还是早有分析。
李景达想了想又道:“找个借口,让郑氏这几日离开内宅灶房,不要让她产生怀疑。”
李景达震怒不已,下令把郑氏秘密处死,同时严查王府中人,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