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筹建火器监-《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郭威看毕奏章,递给王峻三人。
郭威看向范质:“文素怎么看?”
郭威接过扫视几眼,虎目微凝,讥讽冷笑:“这条老泼泥鳅,还真是上不得台面,这么快就原形毕露。”
当年平定蒲州,朱秀带虓虎营助战,官家还亲口夸赞过,说朱秀练兵有三国时高顺之风”
甚至有时候他觉得,郭威这种不通音律的粗鲁武夫,也不配听他的歌声.
“朕打算在后苑建一座新殿,这是将作监呈上的图纸,诸公参详参详.”
在王峻心里,如今自己身为宰相,除了郭威,天下无人有资格再让他唱歌。
君臣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们接触黑火雷已有几年时间,可火药配比、火器装填这些工作,仍然要靠摸索进行,制作工序混乱,工艺粗糙。
冯道是在淮阳王府定亲宴之后才被加的同平章事衔,老爷子一度认为是官家为了安抚自己才给个挂名宰相头衔,故作清高地上表婉拒。
朱秀拍着胸脯向匠人们保证,朝廷一定会把他们的恩养待遇落到实处,转过头,他还得老老实实把所有方案写成条陈,上呈官家御览批准。
朱秀看他们现场演示,状况百出,连防范明火的意识也不到位,差点没闹出当场爆炸的事故。
王令温偷瞟皇帝脸色,笑道:“官家是想借机看清楚禁军派系,好为之后的改革做准备?”
范质摇摇头:“王相公此言有失偏颇,恐怕更多是出于个人好恶。”
“官家放心,向副使武艺高强,心细如发,一定不辱使命。”王令温笑道。
范质淡淡道:“如果这些匠人里有谁能通过火器监考核,且不惧火器危险,有志于投身火器研制,当然可以适当地进行擢升。”
王峻暗暗咬牙,有些恼火。
官家对朱秀还真是偏袒,那小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任由那小子折腾。
王峻不满道:“把区区匠户的地位拔擢至此高位,若被民间效仿,岂不乱了套?”
宰相王峻、范质、冯道端坐下首。
王峻拱拱手,干笑道:“臣近来嗓子喑哑,让官家失望了。”
没等范质冯道接过,王峻大义凛然地劝谏道:“宫城里已有殿阁无数,官家何必另建新殿?难免有劳民伤财之嫌.”
“哼!”郭威收拢图纸,兴趣缺缺地往御案一扔。
“既如此,臣会继续派人严密监视。”王令温拱手道。
冯道捋捋须,正色道:“官家戎马一生,定然知道火器之利对于战场的作用非同小可。
持有火药师资格证的匠户,待遇上也会有极大提升,直接一条,就是不限制子孙后代的科举报名。
王峻与柴荣不合,郭威顺势利用,高捧王峻,刻意冷落柴荣,让王峻野心迅速膨胀上天。
范质和冯道相视一眼,皱眉道:“王相公此话言重了,朱监正奏章里说的有理,火器乃军事之重器,如今辽国、党项李氏、蜀国、南唐都在费大力气研制火器,对于火器监的防范和保护,一定要未雨绸缪,配备二百警卫,丝毫不为过。”
王令温笑道。
王峻是伶人出身,靠歌声美妙博得赏识,一路升至今日高位。
反正他是官家钦点的首任监正,又高挂工部侍郎衔,分管火器监、军器监两大军事装备部门,有权直接向官家汇报。
就连官家金口夸赞的我朝第一猛将史彦超大将军,也不是这史向文的三合之敌!”
王令温眼瞳一缩,装作思索模样,笑道:“官家明鉴,之前朱秀在泾州,的确操练过几支精兵,还冠以虓虎、踏山、镇海之名,都是彰义军下辖队伍。
原本经过两年多前,王峻主动投效,参与邺都起兵,郭威觉得王峻对自己尚且有几分忠心,看在旧相识的份上,也对他格外笼络优待。
这就引起郭威极大反感。
范质笑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火器监而言,匠人才是最根本的利器。朱监正此举有助于提高匠人们的积极性,供养家眷也是为了解决匠户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火器研制当中,臣赞同!”
郭威点点头,开封之内有王峻,邺都之内有王殷,这二王是他鼎定江山最大的功臣,可现在,也是他最大的心头之患。
在火器监朱监正面前,天大的不满也得憋着。
王峻也跟着比划了下,心里满是不痛快。
被王峻这么一搅和,他顿时没了建新房的兴致。
郭威又是冷笑又是失望,他对王峻的耐心所剩不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