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幕后推手-《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474章  幕后推手

    “重进!住手!”

    又是一声暴喝,柴荣率领张永德、符昭信、曹彬、史彦超冲进敞院,更多的甲兵把信陵坊和整座宅院里三层外三层围住。

    李重进带来的兵马里,有两个他一手提拔的指挥使,叫做刘庆义、刘守忠,刘庆义麾下有名都头,正是石守信。

    他们都跟赵匡胤交情匪浅,此刻见到符家的虎卫都私兵,和曹彬带来的侍卫司兵马,把赵匡胤等人和王峻围住,一副把他们当成王峻同党的架势,不由得暗暗着急。

    石守信一个劲给赵匡胤使眼色,示意他赶快想办法跟王峻划清界限,表明自己没有参与王峻构陷朱秀的阴谋。

    赵匡胤却是暗暗苦笑,如果这会儿急于撇清关系,证明自己与此事无关的话,反而会引来柴荣和李重进等人的猜疑。

    只能硬着头皮先等事情解决,之后再想办法洗清自己的嫌疑。

    赵匡胤冷眼紧盯王峻,暗暗恼火。

    今日王峻突然召集他们这些殿前禁军的青年将领,带他们来此地,就是让他们来做个见证,好坐实朱秀擅闯枢密院官舍,杀害陈康二将的罪名。

    李继勋、韩重赟、王审琦和他,都只不过是被王峻利用了。

    魏仁浦默默在心里可怜了朱秀一番,轻笑道:“经过此事,朱秀必定感念李重进救命之恩,将来不论如何,他都会力保李重进一命.”

    “符兄!不可无礼!”柴荣急忙阻止,张永德大踏步上前,按下他手中刀,同时还不忘阴沉着脸,深深看了眼王峻。

    “你~”符昭信大怒,刀尖直指,他可从没把这个男宠伶官出身的宰辅放在眼里过。

    虎翼军的首任正副都指挥使正是李重进和朱秀,此刻见朱秀受伤,李重进怒火万丈,更是有种同仇敌忾的愤怒。

    魏仁浦莞尔道:“若是李重进如皇子荣一般稳重有定性,可就轮到官家头疼了。”

    两个暴怒顶牛的浑人仰头一看,当即变了脸色。

    王令温又道:“太原郡公直言,谁也不能枉顾国法擅用私刑,一切等禀明官家再做决断。

    赵匡胤心里一突,王审琦一定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魏仁浦急忙道:“诶诶~刚才是臣说话不注意,官家且放下,这一步不算!”

    只要李重进一声令下,保管王峻无法活着走出信陵坊。

    李重进讥诮道:“听说史将军平时喜欢听曲,时常和王峻厮混,莫不是被这厮灌了迷魂汤?还是说,史将军换了喜好,喜欢上王峻这种年老色衰的男伶”

    郭威望着掌中吐出的鲜血,怔怔出神,好一会,才苦笑道:“朕的身子,越发不行了.”

    “公主稍安勿躁,官家正在和魏公、王使司商谈要事,待会自会召见殿下.”

    郭清怒道:“开封城出了大事,上千兵马在信陵坊打起来,闹出事端,你们可担待得起?”

    郭威笑道:“这臭小子年轻得高位,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不敲打敲打,朕还真担心他心生傲慢。

    柴荣死死攥紧枪杆,李重进用力挣脱几下,还是没能挣脱开。

    河内郡公和史彦超发生争执,甚至要动手,被史向文制止.”

    柴荣和张永德赶紧一人一边拦住,要是让他俩打起来,今天这事儿可就真没法收场了。

    王令温恭敬道:“太原郡公和驸马都尉,率领虎翼军曹彬、龙捷军史彦超赶到。

    郭威笑了笑,悠悠道:“欲扬先抑,魏酸儒,你也糊涂了!”

    赵匡胤看了眼他,王审琦也恰好看过来,目光交汇,王审琦微微一笑,显得从容镇定。

    想了想,郭威道:“史向文有万夫不当之勇,成天跟着朱秀玩泥巴也不是办法,这种人才就应该放在军中,去给朕战场杀敌,摧城拔寨。”

    等王令温匆匆告退,魏仁浦笑呵呵地道:“经此一事,禁军各方派系,官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郭威摇头遗憾道:“这憨儿若是开窍,我大周又多一位无双猛将。”

    在没有道理可讲的时候,拳头就是最大的道理。

    史向文瓮声瓮气地道:“朱秀说,让你们别打架要是再打,我就.”

    柴荣沉声道:“若有罪,自当依从国法,禀明官家处置!怎可枉顾朝廷法纪,私自处刑?”

    郭威落子的手一顿,淡淡道:“这憨货,怎么就看不明白?”

    符彦卿笑了笑,低声道:“公主莫慌,一切尽在官家掌控之中.”

    符昭信见朱秀病恹恹地靠坐在地,心急火燎地冲过去,大怒道:“哪个混账王八蛋把你揍成这副模样?你指给我看,老子现在就剁了他!”

    王令温展开看罢,当即扔进炉子里烧毁。

    李重进恼火道:“若不是有这厮阻挠,你又怎会迟迟不得回京?这老狗仗着官家宠信,不把我们弟兄放眼里,今日就让他知道,这大周是郭家的大周,敢惹我们兄弟,就是找死!”

    只是王审琦对王峻一向恭敬,他和朱秀又无交情,今日竟然拒绝听从王峻号令,自始至终都没有动过手,这就让赵匡胤觉得有些古怪。

    ~~~

    紫宸殿偏殿,寿安公主郭清和淮阳王符彦卿已经在此等候许久,可官家却迟迟没有召见他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