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腹黑兄弟-《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481章  腹黑兄弟

    立冬刚过,开封城便降下一场小雪,气温断崖式下跌,让全城百姓一夜间感受到浓浓的冬日气氛。

    西华门外一处老破小民宅,穿羊皮袄、戴冬帽的赵匡胤两手拢袖,在天井小院里来回走动,不时朝两扇大开的破朽院门望去。

    小院坑坑洼洼,有不少积水,踩上去吧唧响。

    过了会,一个全身裹紧袄衣,外罩斗篷的人影出现在院门口,朝里面一阵张望。

    看清楚院里等候之人是赵匡胤,那人才匆匆入内。

    赵匡胤急忙迎上前,谨慎地站在院门口四处看看,确定没有可疑人跟踪,才小心闭拢院门。

    “李内监,辛苦了!快快里边请!”赵匡胤拱拱手,声音压得极低。

    “哎唷赵大郎,这天儿冷得叫人挪不开腿,杂家可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费尽力气出宫一趟.”

    来人嗓音尖细,说话时捏着兰指,竟然是个太监。

    赵匡胤变戏法似的掏出个荷包,塞到来人手里。

    冯青婵对他类似的猥琐举动见怪不怪,自顾自地放下药箱和食盒。

    “对了,朱秀还在狱中?官家可有说何时放他出来?”赵匡义装作不经意地随口问道。

    “李老太监已经答应帮忙了,不过要等他的侄儿来到开封,见上一面后才动手.”

    赵匡胤又皱眉道:“可深宫大内,又该如何动手?”

    赵匡胤皱眉道:“你还记恨他?就为了翠峰斋那一脚?还是为了那周娘子?”

    赵匡义淡淡一笑道:“也好,这老奴婢如此看重他的侄儿,等把人接到开封,不怕他反悔。”

    芝麻香气引得几个狱吏在牢房外探头探脑,吞咽口水声老远都能听见。

    赵匡胤摇摇头:“朱秀师从檀州隐士,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学到些什么。不过天机玄妙,我不相信有人真的能完全料定天数。”

    赵匡义自嘲般笑了笑,用一种无比认真的表情说道:“我有种预感,此人,或许是我赵家这辈子最大的敌人!”

    赵匡义来了兴致,“可是嗣君人选至今没有定下,官家究竟是如何考虑的?

    万一官家糊涂,传位给李重进,我看这大周距离分崩离析也不远了,我赵家还是早做准备为好!”

    官家若是知道,应该感激我赵家才对。”

    “李内监,我们里边谈!”赵匡胤热情邀约。

    数月前,杂家那侄儿和新任县令不和,心中烦懑,多喝了两口酒,与人当街发生冲突,一时不慎打死了人。

    没一会,牢房里充斥一股焦香气,两个家伙各拿一张烤得香脆焦黄的面饼,大口撕咬。

    赵匡义安慰道:“兄长无需介怀,要怪只能怪李太后命里有此一难。

    “李内监当真是谨慎之人啊!”赵匡胤拱拱手。

    冯青婵淡然道:“这也是符二娘子的意思。”

    朱秀裹紧袄衣,惬意地躺在榻上看书,身旁烘烤暖炉,史向文蹲在一旁,用暖炉烤几张薄饼吃。

    老太监笑眯眯地客气两句,当先进了堂屋。

    那新来的县令趁机上报州府,非得治杂家侄儿一个死罪!

    杂家那可怜的侄儿啊,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没法升迁也就罢了,因为一时失手却连小命也得赔掉,实在冤枉!

    屋子里陈设简单,二人对案而坐,赵匡胤道:“李内监见谅,来得匆忙,顾不上准备茶点。”

    赵匡胤狐疑道:“你有办法了?”

    “唉唉~贤侄快快请起!”李老太监搀扶起赵匡胤。

    赵匡胤提溜着他的耳朵,兄弟俩从后门离开。

    赵匡义忽地低声道:“听闻官家龙体每况愈下,情况并非太医署声称那般有所好转?”

    赵匡胤皱眉看着他,沉声道:“不可胡说!我赵家和朱秀本无矛盾,都是误会。当年多亏他举荐,我才得以去沧州,进到天雄军中,在柴君侯麾下效力。

    冯青婵幽幽低笑:“这样也好,毕竟符氏才是你的姻亲,我又算什么人呢.”

    她毕竟是前朝太后,早些亡殁,对于官家,对于大周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老太监一边说,一边观察赵匡胤脸色,似乎在试探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