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石守信的觉醒-《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如此一来,殿前禁军风貌大变,他李重进的将令能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石守信手忙脚乱接过,小心翼翼翻开一看,瞬间睁大眼,又惊又喜。

    至于赵匡胤,李重进早就有意调他脱离统兵官的职务,正好趁着此次变动一起办了。

    石守信忙抱拳道:“都点检召见,特来拜会.诸位兄长呃.诸位诸位怎么来了?”

    李重进话锋一转:“听说你跟赵匡胤拜了把子?”

    李重进漫不经心地道:“赵匡胤调任殿前兵案担任押司,平级调动.”

    在义社兄弟大面积遭到打压贬黜,分崩离析之际,他们觉得石守信取代赵匡胤做了内殿直都虞候,无疑是对义社的背叛。

    内殿直都虞候一职,更是内殿直左右四班统兵官,职位何其重要?

    本将军就算想提拔你,可你一无资历二无战功,官文递交枢密院和兵部,那帮家伙也不会卖老子的面子!”

    石守信疑惑道:“那这份告身文书?”

    论年纪论资历,怎么也轮不到他石守信啊!

    当即,义社众人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扭头跟着韩重赟离开。

    我俩脾性相投,十分谈得来,有一日喝醉了,就焚香礼敬天地,结成异姓兄弟!”

    现在更是被贬成一个普通禁兵,名声大损!

    韩重赟拄着拐杖挣脱开搀扶他的人,转身怒气冲冲地朝右掖门而去。

    朱秀看人的眼光,李重进自然是信任的,二话不说就着手操作。

    李重进笑道:“你的名声本将军之前的确有所耳闻,不过内殿直是宫禁宿卫劲旅,非家世清白、忠诚勇武者不能入选。

    石守信沉默了好一会,长长叹口气,抱拳道:“若有机会,卑职当亲自到侯府拜谢朱侯爷!”

    朱秀又提早跟枢密副使魏仁浦、兵部侍郎韦勋打好招呼,石守信的告身文书就这么顺顺利利下达。

    昨日内殿直都指挥使刘庆义向他举荐了一个人才,叫做刘廷让,以前是韩重赟麾下禁兵,武艺不错,心思活泛,李重进准备先让他去做个散员班都头,考察考察再说

    “啷里个啷呀~”李重进心情愉悦地哼着小调,准备放衙回府。

    石守信忙还礼,迟疑了下,轻声道:“都点检有令,赵大哥调任殿前兵案担任押司,告身不日下达!”

    李重进嘿嘿道:“实话告诉你,是朱秀写信,向我大力举荐你,又跟枢密院和兵部打了招呼,你这份告身,才能顺利下发!”

    “你想不想升官?”李重进冷不丁问道。

    李重进缓和语气道:“你可知,此次为何将你拔擢?”

    这竟是一份告身文书,签盖了枢密院和兵部大印,还签押了李重进的名字。

    更气人的是,李继勋和赵匡胤这两位义社老大哥,平级调职做了事务官,失掉统兵权力。

    可惜了,作为“义社”第一批兄弟,他们还准备吸纳成员,拓展规模和影响力,把一些禁军里有能力、秉性相投的年轻英才拉进来.

    等这条禁律颁行,“义社”这样的组织明显是触犯军法的,不解散是不行了。

    李继勋看了眼石守信,没有说话。

    李重进弹了弹信纸,小心叠好塞进怀里。

    韩重赟愤怒地把告身文书塞还石守信,阴阳怪气地道:“恭喜石虞候了,傍上官家外甥,果然青云直上!请恕韩某有伤在身,不能行礼,日后再来恭贺!”

    韩重赟嘴角一片淤青,含糊骂咧:“凭什么把老子贬为军卒?老子不服!要问个明白!当我们义社兄弟好欺负?”

    当日赶到信陵坊的军士,少说也有三四百人,侯府竟然为每一个军士都送上谢礼,这份手笔,不可谓不大!

    开封坊间传闻朱侯爷“壕无人性”,看来传言果然不假!

    石守信猛地想起,赵匡胤不就是内殿直都虞候吗?

    韩重赟死死盯紧石守信,眼中妒火已是熊熊燃烧。

    众人看石守信的眼神不再友善。

    谁敢吃饱了撑的,为韩重赟抱打不平?

    石守信年纪小,人品也不错,在义社很受欢迎,大伙都亲热称他石郎,他的职位又最低,哥哥们都对他颇为照顾。

    石守信吓一跳,茫然道:“小人熟背军纪条文,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令里面,并无这条法令啊?”

    “好了,你先退下吧,见到赵匡胤顺便跟他说一声,叫他尽快去殿前兵案报道!”

    石守信一无战功二无资历,骤然拔擢高位,众人下意识就认为,他一定是傍上李重进,这才得到火速提拔。

    赵匡胤摆摆手,苦笑道:“你做了都虞候,哥哥我替你高兴。这事儿怨不得你,是信陵坊那次,都点检对我们有了误会。”

    李重进见唬住石守信,缓和脸色,又道:“军法无情,但也不会漠视人情,之前你们在军中称兄道弟也好,拜把子也罢,一概不予追究!

    但是往后,军中只能用官职相互称呼,决不允许搞兄弟帮派,大搞团团伙伙,一经发现从严处置绝不留情!”

    话说回来,谁让韩重赟打了定远侯朱秀,那可是符昭信的二妹夫.

    “石郎欲往何处?”赵匡胤亲热打招呼。

    可同时,他心里也涌出些不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