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君臣交心-《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大周息兵三年,养民三年,对北方辽国三翻四次的袭扰试探甘愿忍气吞声,对太原刘崇竖起北汉旗号一再叫嚣挑衅不予理会。

    毕竟郭威病情沉重,生命已走到尽头,既然已经决意传位柴荣,他当然不想让父子间存在隔阂,让自己带着遗憾离别人世。

    哪怕如今唐军深陷湖南泥淖,淮南防线空虚,看似江淮有机可趁,可郭威还是不为所动,不许片帆兵甲踏入淮河。

    这些事,只能留待大郎和你们这些头角峥嵘的年轻人去做!

    将来大郎主政天下,你就是新朝新君不可或缺的臂膀股肱!

    朱秀想了想道:“官家说的是开封和邺都,两个王,一南一北?”

    “你知道就好!”

    他不一样,他有来自后世的灵魂,这五代乱世四十多年的历史,原本在他眼里就是一段段毫无情感的文字记录而已。

    朱秀直起腰杆,正色道:“自大唐分崩离析,乱世四十余年以来,官家绝对是最称职的皇帝!”

    郭威道:“你小子明白就好!民以食为天,任何时候,都不可轻视农事!大周立国以来,轻徭薄赋,休兵养民,未到三年已见成效,将来还要进一步发展农事,你先去实地考察,详细写个条呈出来。”

    “微臣遵旨!”

    车厢里安静了片刻,头顶响起郭威轻笑声:“你小子也用不着给朕戴大帽子,朕的才能德行自己心里清楚,在历代开国帝王里,不算最上等,也不算最末等,堪堪合格罢了。”

    作为一名本质上还是军阀出身的皇帝,且生长在乱世,郭威能有一份谋划天下的长远目光已经相当不错了。

    郭威低声冷笑,仿若自言自语:“这半月来,朝廷热闹得很呐!盼着朕死的人,亦不在少数!”

    大郎和驸马为此还跟李重进爆发争执,两边已有近一月不曾往来过。

    “微臣谨记官家教诲!”

    朱秀双手交叠拜伏,以额头相触:“官家亲手缔造大周江山,一定希望社稷永固皇权绵延!

    官家重整河山的宏愿,只有柴君侯能替官家达成!

    官家乃有道明君,天下臣民相信,官家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郭威瞥他一眼:“说罢,朕恕你无罪。”

    而且魏仁浦是今世人,看待问题有时代局限性。

    朕会亲手诛灭此二贼,让大周江山得以平稳过渡。”

    “谢官家!”朱秀斟酌了会,“其实,李重进如此胆大包天,胡作非为,与官家纵容不无关系!”

    在此期间,你先到司农寺做个屯田史,耐心等候朕的旨意.”

    “嗯?”郭威皱眉,“何意?”

    君臣重新相对而坐,郭威笑道:“没想到和你小子叙谈一番,朕心里许多郁结忧愁得以化解。

    郭威略显疲倦地抚了抚额头,“还有一事,朕命李重进整顿殿前禁军,本意是借此给王峻施压,逼他自己露出马脚没想到李重进这混账大肆插手军将职位调动,肆意安插人手,搞得殿前禁军鸡飞狗跳。

    这些人和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有他的一份感情倾注其中

    朱秀感慨伤感的模样落在郭威眼里,还以为这小子是担忧自己病情,略感欣慰地轻声道:“朕的病只怕是好不了了,这些年落下的病根,上了年纪就全都跳出来作祟,唉~

    不过你也用不着担心,朕的身子自己清楚,再撑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咳咳~

    朕还有一些事要做,还有一些人要处理,朕会尽量留给大郎一个干干净净的朝堂.”

    郭威满眼殷切期望,“大周天下并不平静,九州大地还未重归一统,朕时日无多,没有机会看到这一日。

    大郎平生最敬仰唐太宗,朕希望你能做新朝的魏玄成!”

    一声叹息,英雄迟暮,心中最后一丝执念也化作烟云。

    那样,作为大周开国之君,他也能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你想个法子,从中撮合,让他们缓和矛盾。”

    “官家.”朱秀抽抽鼻子,满面忧愁。

    朱秀睁大眼:“官家.已经决定了?”

    郭威一直待他不错,他也对这位五代史上难得的开明君主心怀由衷敬佩。

    按照历史轨迹,这一幕迟早会到来,可真当朱秀目睹一位铁血强悍的君王在自己面前流露苍老衰弱之态时,心里还是涌出万分遗憾和同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