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李重进的困局-《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朱秀心里一咯噔,暗道不好,这哪里是恩宠,分明是软禁在内廷之中!

    看来郭威对于如何处置李重进还没有定论!

    朝廷上有许多功臣宿将都会兼任政事职务,但大多作为恩赏加衔,更多是一种名誉头衔。

    郭威盯着他看了会,忽地指着他笑骂道:“老狐狸,说了一大堆,全是废话,你倒是会做人,谁也不想得罪!”

    “嗯?”郭威虎目闪烁,双手摩挲着金龙宝刀,不动声色:“依你看,李重进想干什么?”

    移交防务后,曹彬率领虎翼军返回驻地大营,潘美先回殿前禁军官衙等候消息,朱秀带着朱武、毕镇海等人回府。

    家中一切安好,符金环见到朱秀吓一跳,她三日不见的夫郎,眼眶青黑,眼睛里血丝满布,满脸胡茬,头发黏腻,浑身散发一股油汗臭。

    “皇帝制敕:授朱秀为中书舍人,即日起入省参与中书决议!”

    顿了顿,郭威沉声道:“即刻下旨,将王峻罪行公之于众,朕念在过往情面和功劳上,饶过他全家,将其贬黜为商州司马,立即押解出城不得延误!

    你亲自带人送他上路!”

    没等他话说完,李重进勃然色变,猛地揪紧他的衣领,恶狠狠地道:“放你娘的屁!你这狗东西想教唆老子真的当乱臣贼子?”

    李重进愣住,没有说话。

    朱秀苦笑,什么话也不想说,卸掉衣甲倒头就睡,反正官家也没说让他歇息几日,先饱饱睡一觉再说。

    翟守询把信笺撕成粉碎,扬手一抛,狭长的眼睛里闪烁狠毒和疯狂:“为今之计,要想保命,唯有趁乱起事!”

    正厅里,老太监操着公鸭嗓宣旨,朱秀在满心惊疑中领旨谢恩。

    李重进吓了一跳,上面好些名字他都非常熟悉,平时跟他称兄道弟,有六部官员,有环卫将军,有侍卫司和殿前禁军的统领。

    令满城百姓惊惶的屠杀场面并没有发生,几个被处以极刑的逆犯都有详细的案情告示张贴出,将其罪行布告全城。

    又过三日,开封城彻底恢复烟火气,这一场骤然爆发,却又极快平息的骚乱,仿佛没有对开封百姓的生活产生影响。

    郭威挥挥手:“行了,你退下吧,朕自有主张!”

    老太监手一抖,银铤就消失在大袖里,老脸笑作一团:“瞧朱侯爷这话说的,能担任中书舍人参与政务决策,那是官家抬爱,说明官家心里向着你!

    你想想看,这满朝上下,二十岁的五品官不是没有,可二十岁就能进入中书省担任要职的,可就朱侯爷独一份!”

    “呵呵,多谢内侍指点!”

    王令温看了眼官家,又迅速低头:“臣领旨!”

    王令温忙跪下道:“此乃官家家事,臣不敢过问!”

    朱秀忙后撤一步,强忍恶寒,干笑道:“只是在下从未有过政务经验,一下子进了中书省任职,只怕有些不适应”

    武德使王令温步履匆匆入殿,拜伏道:“启奏官家,逆臣王峻一家已在东城春明坊一处民宅被捕!”

    “你说该怎么办?”

    反正叛军也跑不了,还是让我们率人慢慢围剿便好。”

    三日过后,全城解除封禁,百姓们走出家门,发现想象中的尸骸遍地,屋毁人亡的场面并没有发生,只是有几十处房舍被焚毁,官府已经调派民夫加紧抢修。

    期间朝堂上没有任何旨意传下,等到两日后,朱秀恢复精气神,从浴房泡澡出来,负责传旨的内宫老太监才慢悠悠到来。

    朱秀拉着老太监又低声道:“敢问内侍,李重进可有职务上的变动?”

    李重进接过翻看,发现是一串名单:“这是什么?”

    李重进大骂:“狗东西再多言老子打死你!看在往日情分上,老子不跟你计较,今日这番话就当没听见!滚~你给老子滚出去!”

    等刘庆义几人退下,李重进不耐烦地道:“有何事赶快说!”

    老太监道:“怕甚?谁不知道你朱侯爷是隐士高人弟子,本事大着哩!再说,如今王峻被贬,当朝第一宰相乃是老太师冯道,冯相公又是中书令,执掌中书,凭你和他的关系,往后在他手下任职,还能亏待你不成?”

    翟守询看了眼厅室门口侍立的几个亲兵,从怀里取出一份信笺,压低声道:“大将军还请先看看这个!”

    李重进骂咧了几句,戴好盔帽提上钢刀,带一队亲兵匆匆下了城楼,往角楼附近叛军逃窜地方赶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