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太平宫变-《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擦了擦手,李老太监检查一遍,确定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招招手示意两个太平宫伺候的小太监过来。

    话还没说完,身后传来一声惊叫,张规急忙转头,只见李太后噗通一声跌落水中,似乎崴了脚,整个人仰倒,浸入水里,手脚慌忙扑腾。

    两个粗壮太监一左一右架住张规,其中一人拿出一条白布,绕在张规脖颈间用力勒紧,二人各自抓住白布一端,用尽力气勒住。

    仰头望着悬吊梁木的张规尸体,张德均双目赤红,死死捂住嘴巴。

    张规心中苦笑,或许是他这人没有慧根,与佛无缘吧~

    一路走着,李太后道:“朱秀伤势可好些了?”

    张规还以为是两个小太监去而复返,转过头刚要大骂,却是愣住。

    张规忙道:“奴婢昨日下午才带人除过冰,应该无事。”

    李老太监嘿嘿冷笑,肥厚的脸上脂粉直往下掉。

    张规轻声道:“先帝遭难,是受李业等人祸害,与太后无关,太后切莫自责。”

    张规心疼李太后,本想去找朱秀帮忙,又突然遭逢朱秀遇刺,重伤昏迷。

    这几日天气反常,冷得厉害,水渠旁经常结冰,每隔一日,张规都要叫上太平宫里仅有的两个小太监,沿着北面宫墙底下的水渠检查,碰上结冰的地方都要铲干净,防止太后走路时滑倒。

    李老太监吓得直往后退,“还不快上?给杂家结果了他!”

    张规笑道:“奴婢让张德均去府上探望过,朱秀外伤痊愈,只需安心静养一段时日便好。”

    无奈,只能节衣缩食过日子,觍着脸四处求情,就为了多为太平宫多讨些薪柴炭火、米面布帛。

    李老太监负手走到床榻边,俯身探了探太后鼻息,冷哼道:“这不还没咽气嘛!急什么,再等等!”

    李太后转头朝远处一座寝殿檐角望去,叹了声道:“德妃董氏也是这个时辰起身,可惜她福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去了。”

    快走上一座横跨水渠的木桥时,李太后笑道:“上次你那义子张德均跟来,就是在此处滑了一跤,差点跌下沟渠。”

    太平宫本就不起眼,如此一来更是被人遗忘,到现在就连日常的三餐用度也无法保障。

    “宫里当时可还有其他人?”

    李老太监冷冷地道:“张规侍奉太后不力,疏忽大意之下,致使太后落水病逝,张规自知死罪难逃,上吊自尽!”

    张规忍不住抱怨,实在是近来太平宫里的日子越发难过了,宫局送来的米面油粮越来越少,太后想吃口绿菜,结果那帮狗奴竟敢弄些腐叶烂枝来糊弄。

    而太平宫里的两个小太监,远远站着不敢靠近。

    自从迁居到太平宫,太后就完全绝了俗念,专心侍佛。

    李老太监抖抖衣袍,冷森道:“不错!杂家在永巷蛰居多年,为的就是看到这贱妇不得好死!”

    “李内侍?你来作何?”

    昨日回宫出了些小状况,多耗了些时间,后宫宫禁已关,他无法通行,只能等今日一早赶去太平宫。

    张规搀扶李太后沿着宫墙缓行,天气寒冷,二人口鼻间呼出浓浓白气。

    这大半年来,寿安公主回府生养,后宫无人主理,又碰上皇帝亲征,偌大宫禁竟然没有一个主事之人。

    “奴婢知道了。”张规低笑,“太后对朱秀像是对自家子侄,那小子积了八辈子的德才有这福分!”

    天色微微透亮,跨出宫门,四周笼罩稀薄雾气,一片寂静。

    张规大惊失色,想都不想跳入水渠,一瞬间,刺骨的寒冷袭遍全身,他忍不住哆嗦了下。

    李太后叹口气,这件事在她心里始终无法释怀。

    寒冬时节,湖面甚至会结冰,水渠两旁也结满冰凌。

    以前有德妃照顾,宫里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张规对他有养育之恩,此刻却惨遭横死,死状可怖,他的心里犹如被碾碎一般悲恸万分。

    刚才李老太监带人勒死张规时,他差点忍不住冲出来,可他不敢,也不能,否则只会白白送掉小命。

    张德均跪地,冲着两具尸体磕头,强忍悲咽:“太后,义父,我一定不会放过害死你们的凶手!”

    他重重磕头,抹了把眼泪,翻窗逃出寝殿,从北宫门逃走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