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朝局莫测-《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到了许州,史匡威服丧来迎接,礼送太后棺椁前往阳翟。

    原澶州镇宁军厢都指挥使何徽,升任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

    郭威对此不置可否,更是让朝野相信传闻属实。

    五代以来,鲜有正式册封太子,晋位王爵又兼领京城府尹,就成为定下储君名位的关键一步。

    这个原本不起眼的人物,一下子成了邺都平叛之战最大功臣,郭威对他当面嘉奖,拔擢他担任侍卫亲军都虞候,一跃成为禁军大将。

    河中节度使王景移镇凤翔,宋州节度使常思移镇青州,凤翔节度使赵晖移镇宋州,河阳节度使王彦超移镇河中

    其中最令人哗然的,是任命李重进担任泗州防御使。

    除掉樊爱能,还有几人的名字一时间广为人知。

    武德司副使向训,升任内客省使兼宣徽南院使。

    张永德微微点头,苦笑道:“此刻,那黑厮成了最不稳定的因素。”

    其实,官家伤势沉重,旧疾发作,甚至.有性命之忧!”

    许州忠武军是史匡威的地盘,朱秀特地带上史向文和史灵雁,又让张德均假扮亲随,一同出发。

    从此以后,他对外的名字叫作王继恩,只有朱秀知道,世间还有张德均这个人。

    至于郭威病重的消息,观白重赞的言行,恐怕也听到些风声。

    晋王车驾空无一人,问了随柴荣回京的王朴才知道,柴荣一直留在天子辇车里侍奉。

    张德均跪倒在墓前,放声大哭。

    柴荣并未拒绝,只说官家龙体不适,命自己全权主持。

    最起码以目前二人的关系,还不至于走到决裂的地步。

    都以为官家只是伤到筋骨,需要卧床调养。

    朱秀浑身一凛,如果官家在半路上有意外,势必引起风波。

    五月初,邺都方面接连传回重磅消息。

    祭祀张规的,只有朱秀和张德均。

    又过三日,护持天子的亲军开入滑州城,为首两员大将,赫然是樊爱能和何徽。

    张永德苦叹道:“你猜对了,晋王派人传来密信,说是官家坠马伤情严重,牵引旧伤发作,已然不能下地!”

    王峻逆党被剿灭,郭威第一道旨意就是让王仁镐回京,进封右卫大将军,兼任宣徽北院使兼任枢密副使。

    不管那厮犯多大的错,只要他不踏出无可回头的一步,我都会顾念这份兄弟情义,希望他好好活下去。

    朱秀苦笑,看来这些朝堂老人精都已猜到,柴荣召他到滑州是为了何事。

    老史得意洋洋,非得拉着朱秀观摩演军。

    老史关心他的伤势,找来几个许州名医,亲自盯着给朱秀诊断,直到几个大夫都说伤势痊愈,只需继续调养便可,这厮才算罢休。

    当日晚间时候,朱秀辞别老母,又跟符金环几女一一话别,派人去知会朱武,安顿好家中,带上史向文赶赴滑州。

    朝野都在传,樊爱能其实是官家早就安排在邺都,为的就是防备王殷谋逆。

    或领藩镇,或担任禁军大将,可谓前途无量。

    向训和樊爱能,就是平定王殷叛乱的最大功臣。

    第三个重磅消息是在数日后,没有见著邸报,而是经由官员之口,奉晋王柴荣之命传回开封,只在小范围内为人所知。

    朱秀笑道:“我还以为经过殿前亲军整军风波,张大哥和李重进大吵一架,已经跟那厮绝了交情,看来那厮的生死,张大哥还是在意的。”

    最后,由刚刚从棣州归来的老臣王仁镐担任礼仪使,范质为副,朱秀为仪仗使,一同前往阳翟主持葬仪。

    “官家伤情不妙,晋王也不敢仓促疾行,路途颠簸,万一再生意外怎么得了!召你前往滑州迎驾,估计有重要任务交给你,做好准备。”张永德语气沉沉。

    向训在征讨慕容彦超时,就兼领兵马立下战功,这次平定王殷,有传闻也是向训率领武德司察子潜伏邺都数月,配合樊爱能里应外合除掉王殷。

    这厮闲得心发慌,把彰义军那套操练法子搬来,亲自监督狠狠操练忠武军兵士,惹得底下一片叫苦声。

    李重进这厮竟然趁着郭威和柴荣不注意,跑到宿州去了。

    向训有了这两个头衔,说明已经进入国朝大将的预备行列,一旦有重要军职缺额,他立马就能补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