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再遇赵普-《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朱县公可知军中运粮,若只按照步卒计数,在行军途中,负粮数和路程该如何计算?”

    那男子摘下草帽,露出一张消瘦黑脸,颌下一缕短须,深邃黑眸多了些世事沧桑。

    白从晖感激道:“谢陛下宽恕!臣再请出战,为陛下生擒柴荣!”

    刘词憧憬道:“若是能恢复隋唐时代四大粮仓盛况,我朝大军调动效率将会成倍增加!”

    当年一起困守沧州城,抗击契丹的众人里,柴荣已是大周新君,符金盏也即将成为皇后。

    朱秀愣了下,这声音听上去有些耳熟。

    刘词抚掌笑道:“朱县公果然是下过一番功夫的,难怪陛下派你来和老夫押粮!”

    可是他心底还是不甘心,他相信,如果给他机会,他一定不会比朱秀差。

    从常人眼光来看,赵普以三十二岁的年纪成为节镇重要僚属,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惜见了面,柴荣却完全不记得他,还被身边亲卫曹翰骂作狂徒,差点被揍了一顿。

    “当真是赵先生!”朱秀大喜,忙扶住他双臂,“之前派人到邢州打探伱的消息,说你回乡为父丁忧,已有一年有余,没想到今日能够再见赵先生!”

    朱秀怔了怔,松开赵普臂膀,从他的话语里听出几分酸楚、愤懑、憋屈还有嫉妒。

    同时,柴荣担心刘崇战败逃窜,派泽州刺史李彦崇率领一支偏师,提前赶到长子县西南方向的江猪岭,扼守道口。

    不久之后,还真就被他在街上偶遇柴荣一行。

    朱秀大笑,见到当年沧州一起抗击契丹的旧友,令他相当高兴。

    因为大方向上的中央集权统治还没有完成,一旦兴建像洛口仓这样的巨型粮仓,囤积的粮食到底是给朝廷用,还是给当地藩镇军阀用?

    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目前已经受到相当大的约束,但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稳固枷锁,避免重蹈数十年来藩镇势大为祸的局面。

    要说赵普心里没有嫉妒是不可能的,他也在拼命努力,尽心竭力辅佐刘词,可仕途终究跳不出藩镇范围。

    或者说,他始终不认为朱秀是一个很好的投效对象。

    刘词捋须笑笑,“走吧,登船!”

    数年不见,刘词老迈了许多,精神却依旧矍铄。

    赵普幽幽道:“时移世易,当年沧州城里的众人各有命途,朱县公又是朝堂红人,为国家大事操劳,赵某也不敢轻易上门搅扰。”

    柴荣得知前军获胜,倍感振奋,下令三军全速进兵。

    行军途中要考虑沿途可有放牧之处,节令天气如何,若行军超过一个月,草料补给不及时,牲畜大多疲累病死,余下的粮草由兵士民夫负重,再多只能遗弃。”

    “多谢刘帅提携!刘帅放心,只要刘帅镇守安国军一日,赵普就会全心全意辅佐一日。”

    赵普深躬揖礼。

    距离那年沧州战乱已过七年之久,天下变化之大可谓改天换地。

    一个三十多岁的黑瘦男子戴着草帽走上码头高台,对刘词揖礼道:“刘帅,两军兵马皆以登船,可以出发了!”

    白从晖惭愧道:“臣头战失礼,致使周军得势猖狂,请陛下责罚!”

    到了开船时,朱秀和潘美先上船,再三叮嘱赵普今夜靠岸后一定要一起喝酒。

    赵普的心拔凉拔凉,失魂落魄回到邢州。

    朱秀和刘词皆是大笑,赵普面皮颤了颤,脸色越发黑了。

    他终于想明白一件事,自己终究不是朱秀,沧州城那段时日,柴荣能记住朱秀,可却记不住他。

    本想找机会求见柴荣,可连军营都进不去。

    唯独他赵普,从一个小小从事做到了节度判官,兜兜转转还是在刘词帐下效力。

    耶律敌禄髡发带狼皮帽,身材魁梧,相貌凶狠,操着一口腔调浓重的汉话说道:“周帝行军如此神速,应该是看破我军意图,担心我军攻下泽州直扑怀州,彻底搅乱中原。”

    刘词道:“加上归程,又该如何算?”

    七年过去了,赵普也成家立业,不再是当年沧州城里那个自诩文化青年,可其实读书不多,文化程度并不高的青衫文士赵普。

    朱秀正色道:“在下认为,运粮最难的不是计算,而是各地民夫的调动和分配,沿途州县的配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