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战后处置-《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他才刚走一会,朱武钻进军帐。

    赵匡胤眉头紧锁,怂恿道:“要不,你去劝劝陛下?”

    年轻的大周天子正是心高气傲之时,这个时候跑去告诉他,周军将会折戟在太原城下,他岂会相信?

    东厢军樊爱能何徽手下,三分之二的溃逃军将被杀。

    马仁瑀老老实实道:“早年间读过些,只是贪玩好武,心思都放在习武上了”

    柴荣眼里尽是浓浓欣赏,“赵匡胤、马仁瑀,由伱二人终祭!”

    朱武气鼓鼓地道:“我一听就是韩重赟那厮的声音,他说你靠着连襟关系才捞到机会出征,不老老实实待在后军押送粮草,还异想天开派人去堵截刘崇!

    他还大放厥词,说陛下对你宠信太过,迟早成为王峻之流,祸乱朝纲!”

    柴荣又对赵匡胤道:“元朗舍命护朕左右,朕都亲眼所见,回京后一并封赏!”

    朱武用淮南俚语骂了几句脏话,又道:“那马仁瑀还算个厚道人,我听他口气,倒是对你颇为仰慕,说你年纪和他相仿,却已是开国县公之尊,真是了不起!他还说有朝一日,要像你一样,功成名就!”

    朱秀叹口气:“走一步看一步吧,陛下并非执拗之人,看到往北进兵不顺,自然会醒悟过来。”

    赵匡胤单膝跪地抱拳:“为臣者岂能惜身,愿为陛下死战!”

    瞥了眼赵匡胤,朱秀有些嫉妒,赵大这家伙眼光确实毒辣,此次出征他所带的这些人,马仁瑀、张琼、杨信、韩重赟,哪个不是青史留名的猛人。

    赵匡胤皱眉道:“可军中缺粮,开封的粮食才送到怀州,若是大军北上,现有的粮食可支撑多久?”

    朱秀招呼他坐下,笑道:“兄长何出此言?”

    “那该怎么办?”赵匡胤满脸无奈,“陛下不肯退兵,继续打太原又无胜算,岂不成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所以朱秀早就想明白,此次出征,他绝不会有任何提前示警,一切按照历史轨迹发展,顶多在江猪岭和雕黄岭打打埋伏,看看有没有扩大战果的机会。

    马仁瑀搔搔头,嘿嘿憨笑。

    有刀斧手上前将二人压倒,面朝三军将士,任其拼命挣扎也挣脱不开。

    这当中的差别,可就有意思了。

    柴荣略作寻思,道:“马仁瑀作战勇猛,毙敌无数,特赐锦袍玉带,擢升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朱秀注视着马仁瑀,他可是巴公原大战之后,立功受赏的第一人,今后一定会被柴荣记住。

    “竟然是雨前新茶,文才真是好享受!”赵匡胤美滋滋地捧着茶碗,小口品啜。

    这厮不敢去劝柴荣,就怂恿他去当出头鸟!

    朱秀摇摇头:“不足两月之用。”

    柴荣笑道:“昨日战场之上,朕在冲锋时,仿佛听到你在身后大声疾呼?”

    韩重赟这厮抛来不论,朱秀对其余三人颇有兴趣。

    闲聊两句,赵匡胤看了眼军帐外,轻声道:“我观陛下没有撤军之意,莫非是想接着往北打?”

    特别是马仁瑀,这虎头虎脑的年轻人挺招人喜欢。

    这日朱秀帐中,赵匡胤前来拜访。

    柴荣道:“可读过书?”

    “呵呵,说什么?”朱秀倒茶,来了兴趣。

    张永德笑道:“马指挥使还不赶快谢恩?”

    无数炙热目光落在二人身上,特别是马仁瑀,一场大战,他由一个微不足道的禁兵擢升为殿前亲军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得到皇帝金口嘉奖。

    不过瞧他和赵匡胤眉来眼去,关系倒是密切,看来赵大耳这厮还是对他的义社念念不忘,拼命想拉拢人才,壮大其势力。

    柴荣打量着他,笑道:“起来说话。”

    “那我就不客气啦!”赵匡胤笑道。

    赵匡胤想了想,朱秀的话也有道理。

    赵匡胤苦笑道:“难道陛下认为,两月时间可以攻破太原,灭亡北汉?”

    赵匡胤道:“别怕,你是陛下连襟,再怎么陛下也不会砍你脑袋!再说还有我们,你打头阵,我们随后就来!”

    赵匡胤叹口气:“连张驸马劝说都无用,看来陛下真要打太原!”

    话虽如此,朱秀却知道,柴荣这次是铁了心要往太原打,想一鼓作气灭掉北汉。

    广袤的丘陵野地,长长的周军队伍蜿蜒如蛇,从前军响起祭高平的歌声,没什么曲调,只用军汉们朴实粗糙的嗓门大吼出来,听起来格外苍凉。

    张永德怒喝:“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