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潞州停留-《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顿了顿,朱秀道:“何况这次李筠再怎么无能,他总算是守住潞州城不失,保住昭义军一点骨血,已经算是立下功劳。
朱秀笑道:“事在人为,有几成把握小弟也不敢贸然猜测。”
朱秀笑了笑,端起茶盏抿一口。
周光逊只作苦笑,没有接话。
赵匡胤拉着他走到一旁,低声道:“你派去堵截的两路人马,可有消息了?”
朱秀皱了下眉头,旋即叹气道:“陛下痛恨刘崇在国葬期间南侵,又在巴公原大破敌军,心气正盛,恐怕是听不进劝说。”
张琼和杨信都在旁边劝说。
马仁瑀重重哼了声,朝赵匡胤三人抱拳,大步流星地走了。
他的年纪虽然比赵匡胤大,但赵匡胤如今是殿前四直都虞候,深受陛下和张永德器重,又在巴公原立下大功,前途光明。
大军缓缓入城,李筠率领潞州官员跟在最后。
柴荣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平身吧,进城后再说。”
周光逊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当然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卑职见过公爷!”周光逊抱拳见礼。
朱秀笑了笑,安抚道:“李筠本事不大,但他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忠心!李筠是先帝的从龙功臣,与陛下也相识多年。潞州是战略要地,抵御北汉的前线,只有交给像李筠这样的人驻守,陛下和朝廷才能放心。
单靠李筠一军,是不可能把敌人挡在芒车关外的。”
他是军人,自然是要往军功方向努力。
周光逊忙道:“潞州乃是抵御北汉的防务重地,正需要公爷这样真正有能耐的人坐镇!”
不仅如此,陛下还会从别处调派兵马,加强潞州防务,给予李筠最大支持!”
还没等朱秀走远,韩重赟突然拍着马仁瑀的肩膀,大声嗤笑道:“有些人真以为自己是张良在世、诸葛投胎,连敌人退兵走哪条道都能算出,自作主张兴师动众,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周光逊咬牙道:“陛下亲率禁军在巴公原大破北汉兵,消息传到潞州,军民欢腾,何等畅快!卑职愿在禁军当一小卒,也不想留在潞州,忍受北汉兵和契丹人的欺辱!”
周光逊苦叹道:“李使相的奏报,只说出了潞州境况的十之三四。实则是,经此一战,潞州遭受重创,军民死伤惨重,乡县、襄垣一带更是十室九空,三五年内,潞州都难恢复元气。”
“人多眼杂,你们说快些。”朱武低声嘱咐,出了房间闭拢房门,到周围巡视,以防被人盯梢。
柴荣只留张永德、李重进、朱秀高怀德几人宿于府内,其余将领各归军营,于明日一早召集众将举行御前朝会。
赵匡胤苦笑道:“此事你究竟有几成把握?刚刚得知,泽州刺史李彦崇已经率军返回。”
朱秀道:“我尽力吧。”
韩重赟酸溜溜地讥笑道:“还不是因为你小子撞了大运,在巴公原莫名其妙吼了那么一嗓子,让陛下给听见!
你小子倒也有些心思,当时肯定是故意喊叫的,就是想引起陛下注意!”
朱秀摇摇头:“李筠无能,连累潞州军民。”
柴荣让众人各自去歇息,只叫李筠进了中厅,命石守信率人厅外警戒,任何人不得靠近。
朱秀笑了笑,“不是我不愿来潞州,只是此事陛下不会允准。试想,此次北汉大败,陛下即位不久就重挫北汉和契丹锋芒,我大周军民一心,朝局稳固,刘崇和契丹人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南下的机会,潞州也能借此时机休养生息。
朱秀笑道:“不必多礼,请坐。”
韩重赟恼火道:“好个狂妄小子,你站住!~”
周光逊苦笑道:“起初老爷子哪里肯听,根本不相信北汉兵有能力攻入潞州境内,更不相信李使相会败得如此惨烈。
除非再来一次潞州惨败,否则李筠这个节度使职位是不会动的。”
周光逊思考了会,也知道朱秀分析的有道理,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
朱秀摇头:“没有。”
只是这次李筠面对敌人强军突袭之下的手足无措,让他倍感失望。
马仁瑀有些恼火,涨红脸道:“连陛下都夸奖我,你凭何瞧不起我?”
朱秀笑道:“怎么,不想再跟着李筠受窝囊气?”
李筠脸涨红成猪肝色,恨不得扒开一道地缝钻进去。
柴荣淡淡道:“把城楼上的灯笼、彩幡统统取下,城中也不要搞任何迎驾仪式,不得惊扰百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