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531章 天时不利,非战之过 柴荣环视众人,尽力振作精神,不让自己的神情看起来太过疲倦。 “诸卿,朕刚刚得到两个好消息,一是卫王符彦卿和史彦超把契丹人挡在唐秣县之外,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挞烈领大军屯驻忻口,与我军对峙,目前来看,契丹人并不敢贸然强攻。 二是代州防御使郑处谦写亲笔密信来投,表示愿率代州军民归降。 朕命郑处谦为静塞军节度使,驻守代州,与卫王大军南北呼应,切断契丹人后路。” 柴荣举着一封沾染血迹的书信,命众人依次传阅。 “有郑处谦率领代州军阻断雁门关,卫王和史彦超就有机会攻破忻口大破契丹! 此次,如果能一举击溃耶律挞烈,必将大涨我朝军威!” 柴荣虎目炯炯,说话声难掩兴奋。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大败契丹人的良机! 符彦卿和史彦超加起来不到四万人,唐秣县只是个小县城,根本无力抵抗大军猛攻。 朱秀拱拱手,环视帐内众将,苦笑道:“郑处谦真心归降,卫王和史将军率领东路军驻防唐秣县,看似对驻扎忻口的契丹大军形成南北夹击局面。 那可是一个能够撑起大辽国半边天的人物。 众人看过那封郑处谦的投降密信,皆是欣喜不已,若是代州军能和符彦卿、史彦超的东路军南北配合,说不定真有机会吃掉这支南下救援北汉的契丹大军! 太原战事因天气原因进展不顺,众将不免感到气垒。 你说的不错,眼下情形,实在没有继续打下去的理由。” 柴荣作为大周皇帝,也只能看到全局走向的冰山一角。 我料数日之内,代州局势必将急转直下!” 柴荣也朝折德扆看去,勉强一笑:“折将军,不妨说说你的意见。” 众将面面相觑,李重进道:“你这话也太过危言耸听了吧?” 朱秀当即道:“陛下,契丹人此举应该是故作姿态,好叫我军知难而退!可传令成德军、义武军、横海军集结演武,在河北北部形成牵制,让契丹人不敢轻举妄动!” 如此人物亲率大军南下救援北汉刘崇,完全值得周军严阵以待。 柴荣明显一惊,紧皱眉头沉默不语。 朱秀嘴角抽搐,只能转身揖礼,乖乖坐回位子。 众将相互看看,皆是不敢说话。 他深深看了眼朱秀,微微颔首,示意自己无事。 柴荣不带感情的语调里,暗藏着极大的愤怒和不甘:“卫王已经探明,契丹兵马在云州集结,人数不详,随时准备南下驰援耶律挞烈!” 朱秀狠狠回瞪一眼。 柴荣沉默片刻,哂然一笑道:“朕原本满心不甘,被你小子溜须拍马吹捧一番,虽说有夸大其词的成分,这心里倒也的确好受不少! 只是刚才御帐内气氛热烈,陛下和众将都对代州消息感到兴奋,他初来乍到,不好泼冷水,扫了天子和诸位同僚的兴致。 李重进和张永德离开前,还不忘朝他递眼色,意思是别忘了劝陛下早日退兵。 朱秀道:“若论对契丹人的了解,在场之人首推折将军!不妨请折将军为诸位介绍一下,耶律挞烈是何许人物!” 如此局势的确对我军有利,但恐怕,只是昙一现! 我所顾虑者,正是耶律挞烈! 身为武德司使司,暗中又有藏锋营和缉事司的情报支持,再加上熟悉历史脉络,有先知先觉的绝对优势,朱秀敢说,天下间没有人能比他更了解周军目前的处境。 这么多周军停留在河东,后续粮草转运又被山洪阻塞在祁县,一旦粮食耗尽,不用契丹人来攻,周军不战自溃。 也因此,耶律挞烈深受耶律璟信任,出任南院大王,掌契丹六部院兵马,成为契丹最具权势的人物之一。 柴荣深吸口气,用尽量平缓的语调说道:“卫王急报,代州将领桑珪、解文遇杀郑处谦,自领防御使,投降契丹!代州城关,如今尽在契丹人掌控之下!” 得知辽主身亡,耶律挞烈果断投靠太宗耶律德光长子耶律璟,在辽东聚拢兵马,追随耶律璟诛杀弑帝作乱的耶律察割,平定多起贵族叛乱,力保耶律璟登上帝位。 朱秀起身长揖:“陛下圣明!此次河东会战,我大周军威令天下瞩目,之所以无法灭亡北汉,非战之过,实乃天时地利不允! 来日方长,待我军重整旗鼓,觅得良机,定能一鼓作气扫灭乱贼!” 这也是他作为柴荣身边顶级参谋的最大优势。 毕竟,我军粮草不济的消息,是瞒不住的。” 朱秀和折德扆相视一眼,两个人想到一块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