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王子腾:且看宁国侯这一关怎么过?-《红楼之庶子无双》


    第(2/3)页

    当然,若是杨同知以为,此三人尚可罪不当死,就向皇上奏报弹劾本侯吧!“

    杨孝军一张脸青白交错,他很想申辩一句,他并没有要弹劾侯爷的意思,但来不及说,贾琮已经大踏步出去了!

    周金奎等三人被绑在旗柱上,围观的校卒整整齐齐排列在前面,一双双有些呆滞的目光看向三人,见贾琮到,均是昂首挺胸,用充满忌惮的目光行注目礼。

    “将圣上的圣旨念一遍!”

    贾琮话落,早已经做好准备的冯大阚已经将圣旨拿出来,递给了文职经历,经历颤抖着双手打开圣旨,结结巴巴地念着,念至最后,“……军政之事,可便宜行事,凡事不必启奏等朕圣旨!”时,周金奎脸上一片灰白之色。

    没有人跟他说这些,他根本不知道贾琮竟然手握圣旨,腰悬金牌,若是知道,他必不会挑衅贾琮,但眼下已经晚了!

    杨孝军这才明白,原来这少年也不是鲁莽之辈,虽年少气盛,却也并不是冲动行事之人,但也的确是行事辛辣之人,今日飞熊卫可以说是一场浩劫,死于军法之人达一百二十六人,其中包括一名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从四品镇抚使和一名正五品千户,以及数名百户,百旗和小旗,还有军卒。

    而此时,杨孝军也看到了,被血洗过后的飞熊卫,贾琮自己带来的人不必说,原先那些人一扫昔日的颓丧流痞气息,此时战战兢兢,人人如履薄冰,显然是被这血腥手腕吓住了。

    “杀!”

    随着贾琮一声令下,三名行刑之人挥动了手中的大刀,朝三人的脖子砍了下去,军中只听见阵阵倒抽凉气的声音,甚至有人晕了过去。

    贾琮转过身来,看向飞熊卫,朗声道,“诸将听令,冯大阚暂领指挥佥事一职,负责飞熊卫整编一事,指挥同知杨孝军负责核查空兵空饷,所有涉事之人,若能主动交代,补足贪腐之数,既往不咎,若查实,全部重处!

    明日一早,随本侯出京!“

    冯大阚顿时激动不已,他在千户这个五品位置上已经待了快五年了,再熬下去,头发都要白了,跟了侯爷不到一年时间,从正五品飞速到了正四品。

    “是,卑职遵命!”

    杨孝军也不得不领命,眼下谁还敢跟这位指挥使过不去?

    而贾琮追空饷一言落地,飞熊卫原班人马中,又有几人脸色苍白,摇摇欲坠,好在人数不多,毕竟大佬们都已经死了,下剩的都是些小老鼠,涉及金额也不多。

    贾琮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将飞熊卫整顿一番,下剩的工作就好做了,飞熊卫原班人马中,一共三个千户,死了两个,幸存一人是郑崇孝,他无心闹事,况原也是有几分能力之人,便是跟着吃空饷也是迫不得已,追饷之令一下,他便忙将空饷补上了,手下几位百户,他也赶紧催补,算是一枝独秀。

    这边一面追饷,一面整顿,千户百户死了的,得选补,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冯大阚正无人可用,焦大为他一共带了六个人来,正好这六人派上用场,均任命为小旗,每人手下带十个人,而从贾琮嫡系也选派了部分百户过来,前往那边任千户,部分百旗也调任百户,如此一来,人人都有了前途,气氛很快热烈起来。

    京营的节帅大营之中,王子腾坐在虎皮大椅之上,其麾下十六卫指挥使这一次到了八个,并非是正式的会议,只是临时会,三千营参将侯宗武朝上拱了拱手,充满委屈地道,“节帅,末将这一去,还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再回到节帅麾下,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开什么玩笑,三千营多少年都没有拉出去打仗了,他接受三千营的时候,账面儿上的军卒人数是六千,而实际上不到四千,少了将近一半。

    拉出去连土匪都打不赢,还得靠杀良冒功才能瞒过朝廷去,若是跟那么一位杀将出去打蒙古人,说不得他都回不来了。

    “担心什么,眼下,估摸着宁国侯也没有功夫搭理这边。飞熊卫是个什么情况,当初刘勉宁愿调往登州卫,与倭寇当邻居都不愿待在京城。飞熊卫同知是大国舅,唯一的一个同知是小国舅,杨孝军尚可,还算有点良知,但能力有限,而小国舅成日里想的是如何成为飞熊卫指挥使,论吃空饷,他最能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