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太上皇:此等祸害,难道还能留在朝-《红楼之庶子无双》


    第(2/3)页

    水溶回到郡王府,府中幕僚均是迎了过来,询问情况如何。

    这些幕僚中,有一人鹤立鸡群,气质儒雅,深为水溶信赖,此番前往贾府蹭光,用的就是他的计谋。

    此人便是贾雨村,昔日出任金陵府尹,后来因甄家之事而不见容于朝堂,不得已辞官不做后,便托人引荐,机缘巧合之下,入了北静郡王府,做了幕僚。

    其两榜进士出身,熟知经史,文笔甚佳,颇得水溶信赖。

    水溶朝贾雨村看了一眼,赞其道,“不愧是时飞,料事如神,果真如你所说,宁国侯并无救其父之心,不过,本王今日一番说辞,其不得不仔细斟酌。

    况,传贾琮见面之前,本王将圣上所赐之物,转赠给宝玉,此举,若是落在圣上眼中,不知会做何想?”

    贾雨村哈哈大笑,道,“贾府既是已经收下,便是接受了郡王爷的拉拢,此事说不得贾琮还被蒙在鼓里,圣上却未必不知,如此一来,贾琮就被动了!”

    水溶微微一笑,旋即又正色道,“贾琮实不可小觑,今日也是幸甚才得以成事。此事若为他所知,不知道会做何为?“

    贾雨村道,“既是郡王爷已经将念珠送出,宝玉又已经收下,贾琮便是知道,又如何能干涉?眼下之事,郡王爷还须好生筹划,李午案已经上达天听,纵然责罚不到郡王爷的头上,一旦有碍圣宠,也是得不偿失啊。”

    此事,水溶如何不知,他也是忧心忡忡,“此事事关重大,先生可有一言教我?”

    贾雨村见水溶如此礼贤下士,一面感动也是一面得意,他抚了抚颌下的长须,略一思忖,问道,“郡王爷此次前往荣国府,见了贾琮之后,可有打探出皇上将如何处置此案?”

    水溶也知道贾雨村的意思,他们这些身居朝堂之人,俯瞰帝国之辈,眼里看到的并非是法度道德,而是政治纷争。

    “眼下,便是连本王也不知道,赵全奉圣旨将阿济格二人转移出去,到底奉的是谁的圣旨,又是为何将人转至了杜惠的后院?“

    贾雨村点头道,“赵全被关在诏狱,眼下只有一人可以接触赵全,便是贾琮,郡王爷不妨从此处下手。若说当今有一人可以看透此事,必然是贾琮。”

    水溶也不反对,如若不然,皇帝不会令贾琮摄锦衣府,眼下李午案出,将来不知朝堂走向,便极容易翻船。

    更何况,水溶现在有种要被人撵下船去的危机感。

    就在这时,其身边管家前来报,荣国府送了厚礼前来,其中有一匣子要当面交到水溶手中。

    水溶与贾雨村对视一二,心头升起了不好的预感。

    前来送匣子的人正是贾平,他虽是宁国府的管家,但这件事上,贾琮生怕贾政身边的人又出岔子,大包大揽,命贾平前来办事,贾政也是当惯了甩手掌柜,求之不得,任贾琮施为。

    贾平双手捧着匣子进来,行过礼,跪在地上道,“小的奉命将这念珠送来,老爷得知这念珠乃是皇上赐给郡王爷,先是觉着此物不凡,后寻思后不安。若郡王爷欢喜宝二爷,还请以别物赐下,此念珠实不敢接。”

    贾雨村昔年常出入荣国府,自忖没有见过贾平,不由得问道,“你平日里是服侍二老爷的还是服侍琮三爷的?”

    贾平不好撒谎,况也不值得撒谎,看了贾雨村一眼,道,“回这位老爷的话,小的平日跟在琮三爷身边行走,不知这位老爷如何称呼,小的回去回话时,好与琮三爷分明。”

    贾雨村不语,倒是北静郡王此时恼怒不已,他担心什么来什么,贾琮果然又坏了他的好事,对贾平道,“这位老爷乃是昔年金陵府知府,说起来,曾与府上二老爷还有几分浅缘。”

    贾雨村此时才道,“郡王爷此言,不才无地自容,当年不才虽欲与贾府联宗,不想,高攀不上,缘分自是不必再说了。”

    贾平回去后,将贾雨村此言一说,贾琮笑了一下,不想贾雨村如今竟是帮北静郡王出谋划策,想来这转赠念珠一事,说不得是贾雨村的谋划了。

    此人一向是有几分本事的,原著中,贾雨村的官后来当得最大,竟官至大司马。

    不过眼下,倒是不足为惧了。

    次日,堂审的时候,贾赦并没有被提审,被审讯的唯有李午和柳芳,而贾琮也缺席主审团,命指挥佥事朱宸代之。

    一大早,贾琮在戴权的带领下,走进了大明宫。

    时值夏日,外头微风徐徐,正殿之上层层丝幔低垂,纹丝不动,四面的窗户紧闭,殿内一阵闷热,而太上皇却身穿裘衣,端坐在神像前打坐,一手击磬,一手捏决,口中念念有词,专注至极。

    贾琮在一旁跪下,静静地等待。

    不知时间过了多久,只听见一声清脆的磬响在正殿中久久回荡,太上皇方才从功课中睁眼,而在一旁服侍的戴权,也不知道是如何知道太上皇已经完事儿,踩着轻巧的步子一溜烟儿跑过来,扶着太上皇起身,活动筋骨。

    贾琮随着太上皇的步伐,转了个身子,令自己一直面对太上皇跪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