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再次进京-《官梯之【基层公务员】》


    第(2/3)页

    王鸿涛当即表示同意,并叫来财政局和政府办,按照同样的套路全力支持管启武的协调工作,并于明日跑步进京。

    当天晚上,财政局局长姜辉就和管启武开车前往京城打前站,后备箱装满了精心准备的土特产,管启武说路部长就喜欢镇北的小米之类的,他父亲每年都去送一趟。

    9月26日早晨,王鸿涛和方伟搭乘飞机前往京城,中午抵达京城国际机场,简单吃了点午饭就前往财政部,等待面见路部长。

    财政部副部长称得上是位高权重,规矩自然就多,能预约到今天还多亏管启武的面子,要不然想见路部长估计都得排队到一个月之后了,而且就凭区长的身份是无法见到路部长,因为身份不对等,人家跟你谈什么?

    等到四点,终于轮到王鸿涛了,跟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进到办公室。

    路部长正在批改文件,抬头看了一眼说:“你是王区长吧,请稍等,我把这份文件批了。”

    过了三分钟,路部长把文件给了工作人员说:“送往办公厅,让他们尽快请部长呈阅。”

    然后对王鸿涛说:“王区长,启武跟我说了镇北的情况,没想到地方债务就如此庞大,小小的一个镇北就有50多亿欠款,放眼全国这个数字会庞大到何等地步?离开镇北二十多年了,每每回想起来,记忆还是那么深刻。”

    “路部长,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凯哥高奏,为了支持城市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大量举债,导致了不容忽视的债务问题,现在弊端已经显现,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经历,我大概总结了两个原因,第一是政绩考核说,片面追求GDP,不够后果举债融资,不讲效益上项目、铺摊子;第二是财税分成说,自从1993年分税制开始,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关系呈收入上移、支出下移之势,越往基层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越大,市县两级承担大量的刚性支出,不得不大量举债,寅吃卯粮,冲政绩,三年后调走,没有完工的项目成了政绩工程,完工的项目又有一批盈利能力差的项目,甚至烂尾的项目,恶性循环。”

    路部长点了点头说:“你说到关键点上了,这是体制机制的问题。王区长,能不能帮我个忙?提供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主题就为地方债务问题,找一些真实的案例,年后我的工作可能要调整,参与经济体制改革,你在基层一线工作,可以提供更有效的参考资料。”

    王鸿涛立刻回答:“义不容辞,必将全力以赴,能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是我莫大的荣幸,调研报告形成后我亲自给您送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