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贺兰拥军遗骸一事,而寝食难安的贺兰小朵,喃喃自语不知道在说什么。 五点。 金陵楼家的老爷子,带着长子时隔三十七年后,登门拜访了昔日的同城大对头米家。 江东米家,反水了! 午夜。 东北边境的那座小城市内,以往这个点都在外面捕杀小动物的女人,则静静地坐在院子里。 眸光痴痴地看着夜空,一动不动的任由时间流逝。 终于迎来了曙光—— 崔向东离开江东的第三天早上,七点四十。 几乎所有养成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报纸的各级官员们,都在群众日报的头版,看到了今日的头条。 粗黑的标题—— 《财务公开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后,都觉得心脏怦然大跳,眉梢眼角不住地抽抽。 群众报。 头版头条。 标题加大加粗。 尽管整篇文章都没提到崔向东的名字,可只要有点政治智商的人,就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意思。 这是褒奖。 无言的最高褒奖!! 文章中,格外强调了青山、沈都和江南三座城市,对待公开栏的积极态度。 上午十点。 江南商家的商老,接到了一个来自燕京电话:“商老啊,玉溪恐怕要动一动咯。立心同志,有可能会南下东广。” 商老的老眼猛地一亮。 回报。 他知道江南商家惨遭某人“暗算”后,因他不顾私人恩怨,率先全面推行公开栏的“天下为公”决策,得到了超值的回报。 夜幕四合。 魔都陈家的陈老,也接到了一个电话。 是于立心打来的:“陈老,陈少河同志,可能无法留在青山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