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冀省胡八一问道,“这个是好东西吧?汉代的还是唐代的?” 何仁摇摇头,“明代的。虽然明朝已经有玻璃镜子了,可那是达官贵人用的,普通老百姓还是用铜镜,而且铜镜也是明朝一种非常常见的随葬品。” “很常见?” “没错。近一点,我仔细看看。” 冀省胡八一打开了强光手电,何仁看清楚了,解释道,“这是普通的琴台宝镜,不值什么钱。” “琴台宝镜?我怎么没听说过?那是什么镜?” “就是上面写的,琴台宝镜四个字。” 冀省胡八一低头一看,上面确实有字,只不过都锈了,他一时间没认出来。 “这不值钱吗?” “几千块钱吧,没有工匠名字,没有款识,没有故事,不值钱。” 冀省胡八一有些失望,刚要去看那些瓶瓶罐罐,何仁就叫住了他,“你再仔细找找,随葬的铜镜不可能只有一面。” “嗯?” 冀省胡八一虽然不信,但还是找了起来,不多时,他又拿了三面铜镜过来,还真让何仁说中了。 “这三面分别是铭文镜、双鸟镜和双凤镜,也是明朝常见的款式,平时逛街就能买得到,和我之前分析得差不多,墓主人应该没什么钱。” “那能值多少钱?” 何仁乐了,“正常上拍的话,四面镜子加起来能卖个两三万吧,可这东西,你怎么上拍?” 冀省胡八一愣了一下,生坑的东西拍卖行确实不要,要是低价出手,四面铜镜,可能也就值几千块钱。 不过他还是把铜镜都塞进自己的挎包里,蚊子再小那也是肉。 何仁的手机响了一下,他低头看了一眼,突然笑道,“兄弟,我劝你还是祈祷一下。” “祈祷什么?祈祷那几个瓶子是官窑的?” “那倒不是,祈祷你能戴罪立功,然后可以少判几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