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是缂丝画,四扇曲屏。” 见大家不敢断定,何仁直接就公布答案了。 这帮主播真是有点过于谨慎了,尤其是在紫砂笔筒和南红天珠手串之后,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何仁就没这方面的顾虑了,他先是自己看了一下,又用鉴宝眼验证,完全没问题,那就可以下结论了。 辉哥松了口气,他没看错…… “什么是缂丝?” 何仁扭头一看,说话的是一冉,何仁从她眼中看到了一丝清澈的愚蠢,真是撩人…… 叹了口气,何仁解释道,“缂丝是一种织物,但是不同于传统的刺绣和织棉,是工匠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编织出来的……” 一冉更迷糊了,“通经断纬又是什么?” 何仁指着面前的屏风说道,“你仔细看,这些横着,带颜色的就是纬线,通常是用彩色熟丝,竖着的经线用的是生蚕丝。编织的时候,工匠会用多把小梭子按照图案色彩分别挖织,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就会呈现一些断痕,像是用刀刻出来的一样,这就是通经断纬。” 众人恍然大悟,一冉感慨道,“真厉害。” 何仁乐了,“那是当然,我们老祖宗是有两把刷子的。缂丝也是中国一种传统丝织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苏州缂丝画和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但缂丝不是起源于苏州,具体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不可考了。有考古学家认为,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时候,就有缂丝织物的存在,但没有实际出土的缂丝织物佐证。” “目前发现最早的缂丝实物是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的一件缂丝腰带,是公元7世纪的舞俑腰带,也就是说在春秋时期,就有缂丝了。” 众人再看向面前屏风的时候,眼神就变了,何仁看一冉欲言又止的样子,笑道,“眼前的屏风年头可没有那么长,外边的木框是晚清的,里面的缂丝嘛,当代后仿的,不超过四十年。” 何仁这么一说,持宝人不乐意了。 “你到底懂不懂啊?不懂就别乱说话!管事的呢?给我换个懂行的专家。” 持宝人还是有信心的,这四扇屏风,他找过好几个专家鉴定,都说是晚清的真品,一眼大开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