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爷子则是听出了言外之意,“你的意思是还有破绽?” “有啊。”何仁起身把响缸里的水倒掉,拿起来掂量了一下,“这只响缸太重了,您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什么?” “意味着胎体密度太大,清朝的工业水平,无法弄出密度这么大的胎土,这是用练泥机弄出来。” “啊?” 一冉的父亲和吴钢都上手试了一下,他们见过的东西还是少,没有感觉出来重量之间的差别。 “真的重吗?” “确实是重了一些,感觉不出来没关系,还有问题。” 何仁从百宝箱里拿了一个高倍放大镜出来,递给一冉的父亲,“叔叔,康熙中晚期民窑青花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一是釉下的气泡又小又密,釉质看起来跟掺了水的牛奶似的。” “二是釉质比较深沉厚重,看起来像是云雾状,还没有颗粒,你们可以自己看看。” 两人分别用放大镜仔细看了半天,然后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惊恐的表情,何仁这次可没提前看过,还真都让他说中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何仁乐了,“我还知道青花的发色很薄,料入胎不深,还没有结晶现象,用的是化学料,窑火都没退呢。所以我才说这玩意可能是去年除夕的,最多不超过五年。” 这下两人是真的服了,不只他俩服了,有一部分宝友都服了,这有点玄幻了…… 其实一点都不玄幻,古玩这行,玩到最后拼的都是知识储备。 像是何仁说的那些鉴定和断代方法,甚至是瓷器的釉色,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还有地摊和古玩店老板讲的那些故事,熟知历史也可以判断老板是不是在忽悠你…… 最怕的就是自己觉得懂了,其实一知半解,那样真的会亏本。 吴钢当时就站起来了,想要去找卖他假货的老板算账。 何仁摆摆手,让他坐下,“你去找人家,准备说什么?” “他卖假货,让他退钱啊!” 何仁乐了,“你买的是什么?” “响缸啊。” “那这玩意是不是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