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何仁却没打算放过李帆,他这辈子最烦两种人。 一种是喜欢装逼的人,另一种是不让他装逼的人…… “李专家,别装鹌鹑啊,说说呗,你有什么高见?” 李帆一脸尴尬,他有个屁的高见,他和黄专家一样,只听说过十年之前的造假风波。 可是他也不清楚后续情况,什么造假手法升级?他根本没听说过。至于复原明清工艺,更是闻所未闻。 李帆也是个喜欢装逼的人,所以才突然阴阳怪气了一句,他哪知道何仁还不依不饶上了? 他可是老前辈! 不过真让他说,李帆还真说不出来什么。 这几件古玉在他看来,成色都还可以…… 何仁本来还想讽刺几句,可两个商人等不及了,又是作揖,又是鞠躬,疯狂请教何仁。 “其实还是电脑扫描,然后纯手工雕刻。”何仁随手拿起一块古玉,“玉料用的也不错,这是和阗玉山料,仿的是乾隆时期的诗文牌。” 两人频频点头,这一点何仁说的不错,乾隆时期的诗文牌,在市场上属于价值比较高的那种,价格都是大几十万一个。 可是两人还是觉得蹊跷,“可是我们一点都没看出来……” 何仁乐了,“这样的玉器不仔细看确实容易打眼,这些玉器是不是在盘的时候一点都不烧手?放在热水里之后还出现了二次灰皮现象?” “你怎么知道?” 两人异口同声,满脸震惊。 其实何仁说的是比较常用的鉴定方式,古玉造假,只模仿雕工是没用的,重要的是做沁色。 一般造假的人会用强酸,甚至放在茅坑里浸泡,这样见效快。所以很多人买了古玉之后,第一时间就会自己上手盘一盘,但凡用过强酸,都会感觉到烧手。 当然,也有一些造假者为了逼真,会用草酸这种中强酸,这样其实也有办法,就是放在热水里面浸泡。 第(1/3)页